東北網2月24日訊 短道速滑,也許是冬季運動會中,受偶然因素影響最大的項目。多名選手在賽道上你爭我奪,一次小小的碰撞,就可能被裁判宣判成績無效。所以,短道速滑的比賽顯得更加刺激、更加難以預測。
在昨天的比賽中,就出現了多次這樣的情況———在男子1000米半決賽結束後,我國選手陳鑫因為對手犯規而進入決賽;在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又因為日本隊員的受傷而重賽,而我們的女子四朵金花沒有受到影響,最終獲得冠軍;在男子5000米接力比賽中,利用韓國隊出現失誤的瞬間,中國隊一舉佔據了領先的優勢。
在昨日短道速滑全部比賽結束以後,中國短道速滑隊教練伊敏對於這種偶然性,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失誤更考驗選手們抓機會的能力。所以說,雖然在冬奧會上我們的男子接力項目沒有絕對的奪金實力,但是競技體育沒到最後誰也說不准,一切都有可能。』
國家速滑隊領隊王春露賽後也表示,有人將一些失誤看成是一種投機取巧,但是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另外,這種機會對於所有選手來說都是平等的。『其實不僅對手出現失誤,我們隊員也同樣會在比賽中失誤,比如之前在女子3000米比賽中,周洋所在的小組被判取消成績。』
我們不能避免突發性的事件,但是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提高自己抓機會的能力,確實是我們能夠控制的。而這種能力,不僅僅是短道速滑運動員應該具備的,恐怕也適用於所有的比賽項目。
圓滿完成比賽任務
當記者問王春露,本屆大冬會速滑隊的目標是什麼,有沒有完成時,王春露說:『本屆大冬會,國家隊秉著鍛煉新人的任務,所以並沒有給隊員硬性的指標,只是要求運動員們在場上要對每一塊金牌都去拼。隊員在比賽中將賽前布置的技戰術都基本發揮出來了。最讓人欣喜的,則是在比賽中全體隊員所展現出來的協作能力。』
其實,王春露的話有些客氣了,中國短道速滑隊在本屆大冬會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獲得中國代表團首金;共奪得5枚金牌、4枚銀牌、2枚銅牌;在金牌數上與老對手韓國隊平分秋色。中國短道速滑隊,無疑是目前中國隊的奪金重地,並圓滿地完成了大冬會比賽任務。
看到隊員們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教練伊敏則對他們贊賞有加:『在這次大冬會上,短道速滑隊的表現非常不錯。在中國一向擅長的短距離比賽中,我們發揮得非常出色,而在「短腿」的長距離項目中,我們也取得了突破。特別是今天的男子5000米比賽,我們的小伙子們給了大家一個驚喜。我對中國速滑隊取得的成績,非常滿意。』
一枚枚沈甸甸的金牌,背後寫滿了教練員、運動員辛勤的汗水。他們用優異的表現,不僅贏得了榮譽,更收獲了一份自信。在明年的溫哥華,希望他們會帶著這些榮譽與自信,拼搏在冬奧會的賽場上。
在榮譽中發現不足
雖然短道速滑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從中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不足。在短距離項目中,韓國隊的實力仍不容小視,並且他們並沒有排除最強的陣容;在比賽中,我們還會有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影響比賽結果的問題,比如周洋在比賽中被取消成績。這些,都是我們的隊員需要提高的地方。
在賽後接受記者采訪的王春露說:『我們必須要正視,韓國隊這次的陣容並不完整。這不是一次真正的較量。』另外,王春露還表示,以後的訓練將會從細節入手,不僅針對對手,同時也將包括對裁判的判罰和風格的了解,這更有益於選手在比賽中的發揮。
伊敏則說:『中國的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長距離項目上,我們將在隊員的耐力、連續運動的能力上再下功夫。爭取在長距離項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當人們在為短道速滑隊所取得的成績興奮的同時,能冷靜下來分析我們的不足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還不是短道速滑項目的霸主,在我們的對手身上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能夠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是我們在賽後最需要的做的。因為大冬會不是一個終點,真正的較量是在明年的溫哥華。
目標直指冬奧會
在接受采訪時,王春露和伊敏也多次提到,本屆大冬會的目的只是練兵,為明年的溫哥華冬奧會做准備。
在本屆大冬會上,我們經常會發現我們的選手因為心理壓力、大賽經驗不足而失去金牌的情況。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大賽經驗就是要靠通過一次次地參加國際大賽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王春露說:『在通往冬奧會的路途中,大冬會只是其中的一個檢驗點。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樣一次練兵,在比賽中尋找自己的不足和與對手的差距。我想,我們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伊敏也對即將到來的冬奧會發表了自己的設想:『從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中看,中國女隊在短距離比賽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在中長距離的比賽中也不是沒有奪金的可能。反觀男隊,在接力比賽上也有衝擊金牌的能力。』
如今,這些將要延續我國幾代冰雪人冬奧會奪金夢想的運動員,應具有更高的目標。冬奧會,纔應是他們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中國短道速滑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