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呼蘭韭菜等11個農產品上榜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2009-02-26 09:36: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6日訊 日前國家核准登記了首批『地理標志』農產品,我省11個農產品榜上有名。25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其他農產品認證不同,這些帶有『地理標志』的農產品不但要符合特定的質量標准,更重要的是要有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典故。負責申報工作的省綠色食品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於特定區域,不但味道好,更要讓百姓食出『文化』,同時使農產品產地的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得到合理保護。

  11個農產品享有『地理標志』

  『為了有效促進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國家出臺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2008年開始首批評定,我省首批申報了13個,結果11個入選。』25日,記者來到省綠辦采訪時,其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地理標志』第二批的申報工作。

  省綠辦產品認證科科長姚國秀告訴記者,國家首批核准登記了121個『地理標志』農產品,我省佔到近10%的比例,其中品質獨特,生產於自然生態環境,並且具有歷史人文『典故』的巴彥大豆、巴彥玉米、巴彥豬肉、阿城大蒜、阿城大米、嘉蔭木耳、嘉蔭水稻、嘉蔭大豆、呼蘭大蔥、呼蘭韭菜、克山馬鈴薯等11個品種最終入選。目前國家已開始第二批的評審,他們已派人到北京送達第二批評審的有關材料,我省這次有20多個農產品參選。

  『地理標志』農產品有『傳奇』

  『地理標志』農產品有名有姓,以『地名』+『品名』保護本地的名特優農產品和人文資源。『像入選的我省農產品阿城大蒜,浸染了厚重的金代文化。』阿城區農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帝國,定都今阿什河畔白城村,史稱『金上京會寧府』,歷經4帝38年,種植的作物品種中就以大蒜為主,至今有892年的歷史。尤其是金上京遺址中種植的大蒜,更是充滿了歷史的傳奇:阿城大蒜可以當殺菌藥使用,當年金太祖每天都要吃幾頭紫皮大蒜,更有當年百姓進貢一麻袋大蒜換回來一麻袋金子的故事。如今只是在皇城遺址裡邊種植大蒜,就足以加重阿城大蒜的歷史文化氛圍。

  而入選的呼蘭大蔥在其入選資料中認定的人文歷史則是:『呼蘭大蔥生產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特別是1958年後,一直種雞腿蔥,1974年後,引進海洋蔥,經本地改造、選種,成為高產品種。特點是白高葉嫩,粗莖味純,?產高達7至10萬公斤,取名呼蘭大蔥,有「呼蘭蔥、阿城蒜」之譽。』


 

  文化歷史淵源是重要入選標准

  『公示是評審中最嚴格的一關,首批我省本來13個品種都通過了專家評審,但最後在公示時卻被拿下了2個,就因為沒有充足的材料證明自己的歷史淵源。』姚科長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與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認證不同,國家評定『地理標志』格外注重人文歷史。農產品不但要質量好,更重要的是促進特色農產品發展及保護當地的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所以,參選的農產品都要有歷史淵源及佐證證明人文文化方面的內容。省綠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通過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與保存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有效地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行業的發展。

  11個『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特定范圍

  1、克山馬鈴薯——克山縣古城鎮、雙河鄉、河南鄉、河北鄉、向華鄉、古北鄉、北聯鎮、曙光鄉、北興鎮、克山鎮10個鄉鎮。

  2、呼蘭韭菜——呼蘭區內康金鎮、許堡鄉、孟家鄉、長嶺鎮、雙井鎮、腰堡街道、沈家鎮、方臺鎮、二八鎮所屬各村(共9個鄉鎮、街道、107個村)。

  3、嘉蔭水稻——縣所轄3鎮6鄉:烏雲鎮、朝陽鎮、烏拉嘎鎮、常勝鄉、滬嘉鄉、向陽鄉、紅光鄉、青山鄉、保興鄉。

  4、巴彥大豆——縣轄18個鄉鎮。

  5、嘉蔭木耳——縣所轄3鎮6鄉:烏雲鎮、朝陽鎮、烏拉嘎鎮、常勝鄉、滬嘉鄉、向陽鄉、紅光鄉、青山鄉、保興鄉。

  6、阿城大米——阿城區五個鄉鎮12個村:阿什河城建村,雙豐鎮東光村、雙蘭村、愛民村、椴樹村,料甸滿族鄉紅新村、聯勝村、西華村、新建村,紅星鄉海東村、海興村,亞溝鎮新光村。

  7、呼蘭大蔥——呼蘭區內包括雙井鎮、孟家鄉、長嶺鎮、腰堡街道、利民街道、呼蘭街道、蘭河街道等7個鄉鎮(街道)所轄48個村。

  8、嘉蔭大豆——縣所轄3鎮6鄉:烏雲鎮、朝陽鎮、烏拉嘎鎮、常勝鄉、滬嘉鄉、向陽鄉、紅光鄉、青山鄉、保興鄉。

  9、阿城大蒜——阿城區的阿什河街南城村、白城村、東環村,雙豐鎮雙蘭村。

  10、巴彥玉米——縣境內耕地22.67萬公頃劃定為巴彥玉米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范圍。

  11、巴彥豬肉——縣境內養殖量200萬頭劃定為巴彥豬肉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范圍。


 

  源於獨特的生態環境

  享受『地理標志』的農產品不但要有歷史淵源,還要劃定生產地域。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材料中要有地域范圍確定性文件和生產地域分布圖。『也就是除了自身典故的文化歷史外,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特色還要源自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體現產品的一種天然性和獨特口感,這也是此類農產品不可缺少的要素。』省綠辦產品認證科科長姚國秀這樣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省處於東北地區,因為環境的特殊,所以也『盛產』這種『地理標志』的農作物。巴彥大豆此次的入選則由於獨特的地形特征所定。『脂肪量19.5%以上,大豆蛋白含量40%以上;大豆營養物質豐富,氨基酸總量大於3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於7%,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大豆功能因子等,還含有豐富的碘、硒、鐵、鈣、鋅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鈣大於150毫克、含鋅大於2毫克。』巴彥大豆產地因地形西向,下午西斜時,向西的斜面迎接西邊來的斜射光線,對農作物來說就是直射光,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好,使農作物質量更加好,地形決定巴彥大豆生產有自己獨特的品質。

  嘉蔭水稻則是原於其地處北緯47°50′51?-48°33′47?、東經125°10′57?-126°8′18?,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為丘陵漫崗平原的生產范圍,這裡多為黑鈣土、沙壤土,PH值在6.5-7.5左右,土壤肥沃,所以水稻口感獨特。

  改善生態促進當地旅游

  采訪中,省綠辦產品認證科科長姚國秀這樣告訴記者,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天然、綠色的消費產品,使用帶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這對改善生態環境及帶動和促進當地旅游發展等方面肯定會有巨大推動力。『現在全國很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都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標杆,帶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價格普遍比同類產品價格高出20%—90%。像山東章丘市的大蔥,在注冊並使用『章丘大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後,由注冊保護前的每公斤0.2—0.6元上昇到每公斤1.2—5元。山東膠州大白菜歷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膠州出現。注冊成功後的膠州大白菜,身價由原來的幾角錢一公斤,變成現在最高能達到每棵四十多元錢。

  采訪中記者獲悉,今年4月份開始,我省入選的農產品將正式印上有『地理標識』的包裝上市,目前各申請單位都在積極籌備中。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