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訊 (實習生 范子龍) 當媒體和觀眾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到運動員和教練員身上時,裁判員卻因為種種原因很少被了解和認知。賽場外他們都做些什麼?每天的工作程序是怎麼樣的?20日晚,記者有幸采訪到本屆大冬會某雪上比賽的裁判員黃老師,他向記者講述了少人知曉的裁判員生活。
據黃老師介紹,他們每天早上5點30分起床,吃過早餐穿好裝備,7點坐大巴去帽兒山滑雪場,由於每天都起很早,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成了最好的補覺時間,所以車上很少有人看周圍的景色。到了滑雪場,首先要做的不是到比賽場地,而是去借滑雪鞋,雖然組委會為裁判員們配備了齊全的裝備,但是在雪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令他們還是無法抗拒凜冽刺骨的寒風。
裁判員們全副武裝好後到達比賽場地首先要領掃帚和鐵?,由於前一天的場地上有浮雪,會影響到運動員比賽,所以他們就拿著掃雪工具清理雪場、檢查旗門,如果有損壞還要及時修補。隨後是裁判長用對講機詢問每處場地的情況。接下來是運動員出場,每場比賽之前都要訓練,訓練之後是重復清理雪場,由於沒有志願者服務,所以所有工作都是由裁判員來做。
黃老師說,他們累了就坐在雪地上,冷了就在原地繞圈跑,午飯就在雪場吃,吃的是面包夾火腿,喝的是冰涼的礦泉水。他們也累,他們也苦,可他們沒有怨言,他們的工作就是為運動員服務,為比賽服務。
比賽結束,山上所有的裁判員聚在一起開會,總結一天的工作。最後,裁判員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坐上大巴車,車上依然沒有什麼說話聲,大家都太累了,都在休息。到了駐地,有的人去吃飯,有的人乾脆直接去臥室,衣服都不脫,躺在床上就睡著了。裁判員匆忙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