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那些青春的面龐——記服務大冬會的哈工大志願者
2009-02-27 16:03: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朱丹鈺 商艷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7日訊題:那些青春的面龐——記服務大冬會的哈工大志願者

  商艷凱 記者朱丹鈺

  這是一個臨時組建的團隊,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他們做著平凡的工作卻個個像明星一般璀璨。寒假裡,他們放棄了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機會,留在學校裡隨時候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個團隊就是哈工大大冬會志願者服務團,而它的成員則有著一個共同的響亮的名字——志願者。

  在舉行開幕式和花樣滑冰比賽的會展中心,在運動員和官員下榻的昆侖大酒店、華旗飯店,在負責電視轉播的黑龍江電視臺主IBC(國際廣播中心),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

  迎送接待、安保服務、新聞宣傳、觀眾引導、場館檢票、電子編輯導演……他們認真做好一件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工作。

  大冬會因他們而變得更加精彩。

  離開幕式最近的團隊

  在志願者的團隊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勇於承擔,他們肩負榮耀,他們與開幕式近在咫尺,卻與其擦肩而過,他們就是哈工大會展中心競賽服務隊的隊員們。2月7日,由於工作需要,競賽服務隊臨時承擔起了代替各國旗手參加開幕式彩排及開幕式上引導運動員的重任。看過開幕式預演的觀眾也許會感嘆開幕式的壯觀、精彩,也有人羡慕競賽服務隊的隊員們是多麼幸運,能夠近距離感受開幕式的熱烈氣氛,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隊員們每天在完成儀式部分後,就悄悄離開現場,至今沒看過任何現場演出。開幕式上,運動員入場是很重要的環節,為了更好地演練這一環節,會展中心競賽服務隊的46名志願者每天都在充當旗手的替身。而為了配合導演的布置,有時志願者們要舉著各國的國旗在鋪好地毯的冰場上一站就是一天,走出場地腿都是酸酸的,腳也凍得麻了,但是沒有一名志願者抱怨過。


 

  觀眾最認可的團隊

  『歡迎您前來觀賽,請出示您的門票!』、『謝謝合作,祝您觀賽愉快!』……在大冬會主體育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體育館的一樓大廳活躍著這樣一批志願者——哈工大大冬會志願服務團票務志願者。當有檢票任務的時候,他們早早地就來到自己的服務地點,等待檢票工作的開始。沒有吃飯的地點,他們就找個角落迅速地吃一口,吃完後又馬上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比賽期間,由於氣溫驟降,志願者們的手凍僵了,但仍然一直堅持著為每位觀眾查看手中的門票;志願者們的小臉被凍得通紅,但臉上依然保持著微笑;志願者們的腳凍得沒了知覺,但原地剁兩下腳後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分工最明確的團隊

  哈工大大冬會志願者服務團會展中心新聞宣傳及安保服務隊由21位分別來自哈工大、哈爾濱師范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志願者組成。2月11日起,會展中心新聞宣傳及安保服務隊的各組成員陸續進入場館,積極投入到大冬會的志願服務中。其中,新聞宣傳助理組主要負責會展中心新聞發布會現場的服務工作,陽光大廳禮儀志願者組主要負責大冬會賽時在會展中心A廳舉行的文化藝術展工作,安檢翻譯組則主要負責會展中心各區域的安檢入口翻譯工作。布置現場、安裝設備、遞送請柬、粘貼橫幅……正是在這一項項看似平凡、看似普通的志願服務中,會展中心新聞宣傳及安保服務隊的志願者同學們,以自己的熱情和勤奮,為大冬會的成功舉辦付出著、努力著。

  服務最精細的團隊

  在所有酒店中,華旗飯店作為毗鄰國際會展中心的接待駐地,在接待工作中處於最關鍵的位置。大冬會期間,華旗飯店入住的客人大部分是VIP貴賓,工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華旗飯店接待部共有10名哈工大志願者,其中3人提前上崗,負責國際大體聯官員、裁判及技術官員和代表團的接待系統信息維護更新。數據量大,工作繁瑣且時間不固定,需要24小時待命。另外7名志願者則工作在大廳的志願者信息服務臺,時時為客人提供信息諮詢服務。由於服務臺就設在華旗飯店大廳正門口,不能配備任何保暖設施,旋轉玻璃門帶來的陣陣寒氣,很快就讓志願者們手腳冰涼,但她們卻時刻調整姿態保持微笑,耐心、熱情地為貴賓提供服務。

  昆侖大酒店是位於哈爾濱火車站附近唯一一家大冬會指定接待酒店,承擔著大冬會所有運動員及官員的中轉接待任務。這裡駐紮著哈工大接待酒店服務隊——昆侖接待小組。組內8名接待助理、2名安保翻譯承擔著昆侖大酒店所有的迎送接待及安保任務。在上崗之初,這樣繁重的工作任務曾一度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但是通過組長的積極協調和所有組員的大力配合,他們制定出了名為『一、二、三、五』的高效工作方案,即『一人通宵留守、兩組交替上崗、三人早餐支持、五人負責全天』。難怪就連昆侖酒店的服務員都稱贊:『這些來自哈工大的志願者總是充滿活力、工作熱情總是那麼高漲。』

  工作最具技術含量的團隊

  他們的工作有個異常響亮的名字:電子編輯導演。在黑龍江電視臺主IBC(國際廣播中心)的技術區有屬於他們的7個工作臺,他們的工作並不復雜,但卻充滿了技術含量——為現場收錄到的賽事畫面信號添加場記信息點,然後把采集到的信息點整理成為可供非線性編輯系統使用的素材。以一場正在進行的冰球比賽為例,志願者們要時刻記錄犯規、撲救、拼搶等精彩畫面,以便於工作人員很快地搜索並進行編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冬會的精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子編輯導演』是否對賽場信息進行了敏銳的把握和判斷。而更值得自豪的是,這樣一份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完全是由來自我校的7名志願者完成的。他們是所有志願者中最早一批到崗培訓的,也是工作持續時間最長的。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