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王立峰 王樹林 丁友 記者高長利) 近年來,隨著同江口岸的不斷發展,我省同江市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高點定位,按照沿江而建、依江而居的城市建設理念,大手筆推進城市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2008年,同江市共投入城市建設資金2000餘萬元,新建和續建工程項目35項,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放眼今日同江,樓房鱗次櫛比,道路寬闊平坦,街燈造型各異,綠地風光旖旎,小區花香四溢,一座嶄新的國際生態旅游口岸城市,在祖國的邊陲悄然崛起。
『一條街道一盞燈、一個喇叭全城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過去同江城市面貌的真實寫照。為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打造宜居城市,同江市幾年來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和擴建了大直路、通港路、友誼路等14條市區主次乾道,白色路面發展到24.4公裡,投資建設了全長6公裡的西外環路和友誼路。先後完成新民街、和平路、人大路、杏林路等白色路面鋪設,市區路網與環路已基本成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城市交通網絡。全面推進了城市主次乾道配套工程建設,人行步道鋪裝面積達到近1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628盞,照明長度達到18.56公裡,各種新穎別致的路燈將同江的夜晚裝點得流光溢彩,景色怡人。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江市投資4025萬元,實施了市區人工河封閉工程,鋪設地下排水管線26公裡,使困擾全市多年的城市地下排水不暢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投資1800萬元,完成了市第二水源續建工程,使城市供水由日淨水能力3700噸提高到現在的10000噸,實現市區24小時供水,全市供水管網總長度達到了33.4公裡,供水普及率達到70%;投資4300餘萬元,對熱電廠進行改擴建,使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到75萬平方米。
在房地產開發中,同江市突出以歐式和俄式建築風格為基調,先後建設了安康小區、繁榮小區等一系列質量優良、功能齊全、造型美觀的居住小區。2008年,本著完善住宅功能、完善配套設施、提高住宅質量的原則,精心規劃,開發建設了四方花園、華龍佳苑、濱江花園、明珠花園等一批高質量的住宅小區,全年住宅開發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2平方米。
在城市綠化中,同江市突顯城市園林特色,全面實施了拆牆透綠、見縫插綠、扒違增綠、騰地造綠工程,城區綠化由原來楊、柳單一品種綠化發展到現在以雲杉、丁香等為主的多品種綠化,真正體現了林在城中,城在綠中的城市風格。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了156.8公頃,人均綠地面積1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5%。
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地,一座座極富品位的園林精品,給城市增添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極大地提昇了同江的城市形象和品位。2007年,同江市被授予了省級衛生城市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