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排兵布陣強制免疫 百分百應對動物疫情
2009-03-04 10:46: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訊 動物疫病是制約畜牧業發展和阻礙畜產品貿易的一大障礙。目前已發現的動物疫病有230多種,其中嚴重影響畜牧業生產的有19種,而且其中70%都是人畜共患病,它直接影響著公共衛生安全。由於畜牧養殖業疫病風險極高,因此民間有『家有千萬,帶毛不算』的說法。而有效控制動物疫病,每年可減少大量的藥物、飼料消耗及人力、物力的浪費,可增加效益近億元。

  據省畜牧獸醫局首席獸醫師李書華介紹,當前,我省內外動物疫病危機四伏,防控動物疫病的形勢十分嚴峻。近期我國部分省市接連發生人和家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經相關專家初步分析,目前檢測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與我國近年流行的毒株有些區別,表明極有可能病毒發生了變異,這為防控疫情增加了新難度。而且我省是候鳥遷徙的主要棲息地,隨著天氣轉暖,候鳥會回遷。由於水禽有攜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現象,因此潛在的威脅隨時存在,疫情發生的風險較大。

  此外,我省飼養的禽類和特色禽鳥品種多、分布廣。現在我省飼養的禽類主要有雞、鴨、鵝以及人工飼養的鴿子、鵪鶉、丹頂鶴、飛龍、山雞等珍禽。其中雞存欄量為15506萬只,鴨存欄量為1368萬只,鵝存欄量為3215萬只。農村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戶飼養管理水平低下,衛生環境差,缺乏科學防疫知識,發生疫情的隱患比較多。我省還有3500多公裡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線,又存在外疫傳入的風險。

  09防控『強免』提前十五天

  『寧可千日無疫,不可一日不防』是畜牧獸醫人員一直緊繃著的一根弦。近日,省畜牧獸醫局組織專家制定了2009年動物疫病免疫方案、監測方案和流行病學調查方案,並下發到各地,使全省防控動物疫病更科學和規范。

  強制免疫百分百

  為防控省內動物疫病的發生,今春我省集中強制免疫將比往年提前半個月進行。從3月初開始,各地畜牧獸醫人員就將對畜禽逐頭(只)強制注射疫苗,力爭在候鳥大批遷徙到我省之前,全面完成春季集中強制免疫。除了春秋兩次集中強制免疫會戰,各地畜牧獸醫人員還要對新補欄的畜禽進行強制補免,並監測免疫結果,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針』,確保免疫密度達到100%。而且強制免疫嚴格按照『統一工作部署、統一疫苗訂購發放、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規范管理、統一檢查驗收』的五統一方法進行,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據了解,購買疫苗的費用完全由省財政承擔,這就保證了疫苗的及時足量到位。

  控制內疫,把好流通環節也十分重要。按要求,市場上的活禽交易都將被堅決取締,所有畜禽市場都要嚴格執行入市驗證查物和定期消毒制度,農村集市還要定期休市。

  注射疫苗防禽流感。


 

  增屏障防流入

  與此同時,還要防止外疫傳入。為此,我省建立起了嚴格的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和交易市場檢疫監管制度。各地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實行24小時值班,嚴格執行驗證查物和消毒制度,那些未經檢疫或無非疫區證明的動物,將不被允許進入我省。

  像紮龍地區、三江平原等候鳥棲息地和濕地也都是防控的重點。目前這些地區的周邊已建立起兩個保護屏障。一是在周邊3公裡處建立候鳥與家禽接觸的隔離帶,二是在3公裡外建立嚴密的免疫保護帶。

  監控城鄉各角落

  要做到對疫情早發現、早報告、及時診斷、果斷處置,就必須做好疫情監測。我省一直嚴格執行重大動物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先後投入1253萬元資金,建設省級動物疫情信息和防控指揮系統網絡平臺,以提昇我省動物疫情的監測預警、分析報告和應急處理能力。2008年,我省對40個監測站和測報站、村級疫情報告觀察員等業務人員進行了培訓,同時充分發揮動物診療機構、飼養場(小區)、養殖協會、經紀人和村級疫情報告觀察員的作用,他們一旦發現家禽異常急性死亡病癥,立即采集樣品送檢,並按規定及時報告,同時采取必要的臨時防控措施,消除疫情隱患。現在我省已基本形成遍布城鄉,輻射村場的動物疫情報告網絡系統。我省已設立省、市、縣三級動物防疫機構。各鄉鎮有畜牧獸醫服務站或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各村都按行政村規模或畜禽養殖總量設置了1名以上村級動物防疫員。此外,各養殖小區、規模飼養場還設有獸醫室。這個系統能嚴密監控疫情動態,並能及時、准確報告疫情,做到『有事快報告,無事報平安』。

  專業技術人員檢查動物防疫情況。

  各類疫苗早儲備

  一旦動物疫情發生,就必須快速、科學、有效、有序地應對。為此,我省不斷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及時調整充實應急指揮系統,做好各級應急預備隊的組織、培訓和演練工作,並按標准做好資金和應急物資儲備。目前,省級已儲備牲畜口蹄疫疫苗400萬毫昇、禽流感疫苗1200萬毫昇、新城疫疫苗1200萬羽份、豬瘟疫苗260萬頭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130萬毫昇。各類消毒藥20噸,應急貯備資金100萬元和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各地應急資金和應急物資儲備也基本做到按標准足額足量儲備。

  目標無規定動物疫病省

  相關專家指出,在國際貿易中,我省的動物產品在價格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制約的主要因素是質量安全問題。多年來,歐美等國一直以我國的動物、動物產品存在某些動物疫病為主要借口,對我國設置貿易技術壁壘,限制我國動物、動物產品出口。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必須遵循國際標准和有關規定,在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動物產品安全監控體系及規范動物疫病防治等方面,盡早實現與國際貫例接軌,提高動物防疫水平,以保障食品安全,優化動物產品質量,提高動物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2億元加固『防火牆』

  李書華告訴記者,當前,我省正在建設畜牧業大省和食品工業大省,防控動物疫病無異於是為建設工程築一道防火牆。今年,我省將投入2億元加固這道『防火牆』。

  ——為規范動物屠宰場的檢疫工作,今年,我省將投資500萬,購置檢疫檢測儀器和無害化處理設備,在100個動物屠宰場建立標准化的檢疫系統。

  ——在全省選擇7個牛交易市場、2個豬交易市場和1個雞交易市場建立檢疫檢測實驗室試點。通過采血檢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對健康的動物發放健康證,以此來控制疫源的進入和流出,將動物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試點成功後再逐漸在全省推開。


 

  ——建立動物疫病追溯制度,即通過網絡管理系統了解動物交易信息,追溯動物疫病來源,達到了出證規范、高效工作、高速溯源的目的。今年,這一做法將在哈爾濱、牡丹江、鶴崗和七臺河市推廣。

  ——建立村級動物防疫員准入制。動物防疫的難點和切入點在基層,每頭牛的防疫針都需要鄉村防疫員來打。可以說,鄉村防疫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決定著全省動物防疫水平。目前,我省有村級動物防疫員15133名,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佔11.2 %,中專或高中學歷的佔52.4%,從事村防疫員工作10年以上的佔67.7%。今年,我省將在基層建立村級動物防疫員准入制度,通過培訓、考試考核、村民投票等程序確認村級動物防疫員,並開展執業獸醫資格培訓。今年全省將培訓基層動物防疫人員13000多人。

  離『無規定動物疫病省』有多遠

  近幾年,我省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沒有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省份之一,5個未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省份之一,並連續5年保持了牲畜口蹄疫疫情穩定,動物防疫工作在全國名列前茅。基於此,我省又向防控動物疫病的更高目標邁進——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省』,只有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動物防疫纔能達到高水准,我們的動物產品纔能打入國際市場。

  據介紹,無規定動物疫病省是指全省在規定的期限沒有發生過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特定的疫病,其它重點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淨化。同時應當具備有完善的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動物疫情測報體系和動物防疫屏障體系,以及保證這些體系正常運轉的法律、行政、技術和資金支持。

  2003年,我省提出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省』的目標。主要采取劃片分區域建設,逐步實行動物疫病防控區域化管理。然後集中連片,最終建成『無規定動物疫病省』。目前,省農墾總局正按照《動物防疫法》和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條件要求,建立三江平原肉類出口基地寶泉嶺紅興隆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力爭通過『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建設,使產出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使墾區北大荒肉業和北大荒牛業取得歐盟等國家認證。同時,在項目實施中,建立完善的動物防疫監督標准體系,對全墾區起到示范作用,保障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人體健康。

  鏈接:何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為了促進國際貿易,引入了『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概念,即允許在一個國家的某些地區或者幾個國家組成的共同區域內,建立完備的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動物疫情測報體系和動物防疫屏障體系,以及具備這些體系正常運轉的政府、法律、資金、技術的支橕,使某些特定動物疫病達到消滅標准,纔允許這一區域的動物和動物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為了應對貿易輸入國利用動物疫病設置技術壁壘,1998年,我國啟動了動物保護工程,先後在全國23個省(市)部分市縣,實施了『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2001年,農業部在總結我國動物保護工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參考國際通行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標准,按照出口量大、自然條件好、相對封閉、易於管理的原則,規劃在山東省膠東半島、遼寧省遼東半島、四川省和重慶市四川盆地、吉林省松遼平原和海南省五個區域,擬建設成為對全國具有示范作用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