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馮燕代表在開幕式結束後接受記者采訪 |
記者曹曦
在黑龍江省代表團議案組,關於出臺教育監督法的建議、關於自然災害救助法的建議、關於制定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費補貼標准的建議,一連串的標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簡單看了一下這些建議,內容大都是關注民生、弱勢群體方面的。提交建議的代表都是馮燕,一個普通的名字。
馮燕,女,中國僑聯青年委常務理事、省僑聯兼職副主席、哈爾濱億豐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代表名冊上記載著簡單的信息。
3月8日是大會休息日。早餐過後,記者走進馮燕代表的房間。『很抱歉,打擾您休息了。』『沒關系,今天沒打算出去。』穿著綠色便裝的馮燕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年輕,充滿了活力。『我這裡太亂了。』她急忙收拾著桌子上堆放的書籍、材料。記者低頭一看,筆記本電腦打開了十幾個頁面窗口。『有空就看看兩會的新聞,看看百姓關注的話題。我是去年當選的代表,要承擔起參政議政的責任,不能辜負了人民的選舉,不能只當板凳代表,荒廢了這幾年的任期,要替老百姓表達心聲。』馮燕代表說話語速快,思路敏捷。
『老實說,是您提交的建議題目引起了我的好奇。』『哦?』她透出疑惑不解的表情。『從提交的建議可以看出,代表心裡有百姓,肩上有責任。』記者誠懇地說。『每當看到小學生被沈重的書包壓得有些佝僂的背影;看到家長帶著學生四處奔波補課的疲憊;看到寧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念書不堪重負的家庭……我就覺得心痛,因為我是母親,是家長。』說到激動之處,馮燕的聲音有些變調。
桌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被翻看得有些破損,記者隨手一翻,在第14頁上,『我們的每一分錢都來自人民,必須對人民負責。』這句話用紅筆勾了出來,邊上寫了一句『不能拿錢買知識,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教育。』在報告的每一頁幾乎都有這樣的勾勾劃劃,特別重要的段落旁邊還寫有批注。
![]() |
馮燕代表 |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確實「不差錢」』馮燕說。總理在報告中指出,把小學、初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分別提高到300元和500元;為了提高1200萬中小學教師待遇,中央財政為此將投入120億元,地方財政也要增加投入。這些投入計劃,讓她這個非教育界代表感到由衷的高興。
『對教育投入的資金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對挪用、擠佔等一些腐敗現象、對存在的一些「潛規則」要加大監督力度,用法律的手段制約。』馮燕在建議中指出,對教育經費的保障、使用,對擇校費的收取標准和使用,對課題、科研項目研究經費的支配,對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資金的落實、使用,諸多方面的資金投放情況都需要一部完善的專項法律監督,真正地體現教育公平。
『把中小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實踐、創造。』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深深地刻印在馮燕的心中,讓這位女企業家代表動容、動心。『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了解的情況可能不是很透徹;我不是法律工作者,提交的建議可能也不夠周全。但我是人大代表,眼見著很多見怪不怪的現象,心裡的話不吐不快,想到的事不做不安。我就是要大聲疾呼,這些建議就算是拋磚引玉吧,希望能夠引起有關人士的重視。』馮燕一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