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站廣場的『後大冬會』狀態
2009-03-09 07:08:2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吳迪 鞠紅梅 王坤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題記:一雪前恥,用在大冬會期間的站前廣場管理上,似不為過。大冬會前哈站廣場的問題,混亂、頑疾,兩個詞足以蔽之。大冬會期間哈站廣場的面貌,乾淨、有序,兩個詞卻不足以概括。大冬會帶給哈爾濱的改變,有些是一時的,有些卻是永久的。面對哈站廣場這個全市人民珍愛的『窗口』,賦予其『後大冬會』時期的期待,不僅是永久,還要有超越。因而,大冬會期間哈站廣場創造的那些精彩,需要留住,也理應思考。19次檢討與零投訴的強烈反差———

  東北網3月9日訊  『從去年「十一」到今年1月13日,一共做了19次檢討。』在這個數字累積的過程中,郭啟纔夜夜睡不安穩。哈站站前廣場的秩序歷來為人詬病,自從2007年底成為哈爾濱火車站地區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按他自己的話說,一直在『挨批』中度過,各界的批評在去年國慶節後達到了極致。

  窮則思變。這一變,把郭啟纔『挨批』的處境完全逆轉。在第24屆大冬會舉行及前後的一段時間內,各界對站前廣場的投訴為零。

  這個『零』,是舊時混亂的結束,也是對新局面的肯定。

  哈站前廣場出租車秩序曾經的混亂豈止是『千夫指』。站前出租車形成小車隊,橫在場站裡,外面的出租車想拉活兒進不來,裡面的車隨意挑客、議價、宰客,記者曾扮作外地游客在站前打車,因所去路途較近,在滿場空車的情況下,半個小時沒打到車。而大冬會以來,一排排的隔離護欄、100多個隔離樁讓出租車只能縱向前進;旁邊的士候車站內,打車乘客行行排列,工作人員引導他們乘上輛輛空車。

  站前廣場雖然面積不大,但談及管理卻涉及到公安、交通、交管、城管、工商、物價、文化、衛生、旅游、質監、藥監、新聞出版、民政、人防等14個部門。都該管都不管,讓哈站前價格欺詐事件時有發生;黑旅店、黑飯店層出不窮;黑導游站前攬客;流浪、乞討人員隨處可見;交通秩序、地下過街通道一片混亂……哈站綜治辦對各個部門的協調功能完全喪失。但自大冬會起,公安、交通、交管、城管在站前有常駐機構,另有5個部門派出10個工作人員常駐站前,站前糾紛涉及到哪個部門,5分鍾內必有人趕到現場。

  曾經,在站前很難見到管理人員。由於一線執法人員只有36人,所管內容卻很多,沒有獎懲機制的鞭策,面對繁雜的工作,工作人員沒有積極性。大冬會前,180名保安人員全部到位,量化考核加計效工資,保證了人員和工作積極性的齊備。

  站前出租車秩序良好、環境衛生情況良好、亂停車的幾乎沒有、流浪乞討等閑雜人等明顯減少……這每一個客觀描述句,都肯定著哈站廣場的變化。

  郭啟纔終於能夜寐6個小時了。但他心裡的壓力也許別人也能體會———保持。無論如何,現在的成績都要保持下去。

  60個網格和180個人明晰出的責任

  責任,並不是一個人人爭搶著要扛的美妙詞匯。以往的很多混亂,都是『不負責』制造出來的。站前廣場的管理成功,很大成分在於責任明確到人。


  在站前綜治辦,記者看到3月份的《站前地區環境秩序網格化管理人員安排表》、《保安人員網格化管理安排表》,密密麻麻的表格中,清晰印著每一天的每一個時段,每一個網格中都應該有哪些人,及其聯系電話。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有問題,立即就能查到該負責任的那個人身上。

 

  責任落實到人的目標下,站前管理先劃分出了『網格』。記者在站前廣場網格示意圖上看到,22萬平方米的站前廣場被劃分成6個片區,從1號至60號標志出60個網格的具體范圍。2月3日起,180名身著深藍色棉制服、白色腰帶、紅色袖標的保安員在60個網格中正式上崗。每個網格有3名保安員,實行3班兩運轉,即保安工作12小時、休24小時,確保每個網格24小時都有1名保安員,實現監控的『全天候』。由於每個片區或網格內的工作任務量各不相同,為達到更好的效果,60個網格間的保安員實行定期輪流制。此外,相鄰兩個網格間的保安也以錯時吃飯和上廁所等方式實行靈活交班。

  180名保安員是市執法局從南崗保安公司聘用的,由城管局站前分局統一管理。在上崗之前,他們已經接受了系統的專業培訓,城管局站前分局還將培訓內容用精練的文字做成備忘卡,讓每名保安員帶在身上。記者在這張備忘卡上看到,上面詳細標有對保安員業務要求的『五能六責』和『五熟十要』,以及在工作形象紀律方面要求的『上崗五戴』、『文明用語』和『紀律十戒』。

  除了明晰責任,新機制以『網格』的形式架構出了『三全』———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讓站前廣場在時間、空間的管理上均無空白點。

  7.5萬至22萬平方米彌補的管理盲區

  站前廣場就那麼大點兒地方,怎麼就管不好?對這個『窗口』,愛之深責之切的市民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也許,就是因為『就那麼大點地方』,纔管不好。

  哈站前區域分塊管理現象十分嚴重,比如一個應該送到收容所的流浪人員,下一個臺階,其管理者就易人了。哈站前違法經營的無照商販、黑旅店出來的攬客者,退後一步,就退出了站前廣場的范圍。這些應該在管理范圍內的人員,天天實踐著黃宏小品裡『他進我退、他退我追、他駐我擾』的戰略,常年駐守在站前廣場的裡裡外外。

  站前綜治辦管理的哈站廣場范圍是這樣的:東起頤園街哈醫大四院圍牆;西至海關街滬士大廈建築紅線;南起春申街龍門大廈、龍運賓館建築紅線;北至哈站主樓。

  管理人員一上,無證商販就撤到鐵路街街口;一退到鐵路街以外,出租車就無法管理……管理者下定決心———擴大站前廣場的管理范圍。

  在大冬會期間的管理實踐中,站前廣場的管理范圍由7.5萬平方米擴大至22萬平方米,南、西兩側的管理界限均向外延伸,南面延伸至銀行街、建設街,西面延伸至海城街西側建築紅線———記者在站前綜治辦看到了這張站前地區網格化管理崗點分布圖,無證商販、攬客黑車、黑店等站前秩序的擾亂者只要退出這個新的大區域,對站前秩序的影響就不大了,在這個范圍外,其經營也不再有意義。

  這一新的管理思路,大冬會以後,將以法規為保障固定下來。在還沒有出臺實施,但已修訂完畢的《哈爾濱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辦法》站前地區范圍中,已明確標示出來。

  14個部門和5分鍾表現出的協調有效

  站前廣場是個特殊的地方。其特殊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只有一個明確的管理部門站前綜治辦,但這個部門又沒辦法什麼都管,如果要管理好,還涉及到很多部門。公安、交通、交管、城管,分別負責站前的治安、客運、交通秩序和城市管理;8個負責站前經營的執法部門,即工商、物價、文化、衛生、旅游、質量衛生監督、食品藥品監督、新聞出版。此外,還包括負責救助和管理流浪乞討人員的民政部門,以及管理過街通道的人防部門。


  面對『都能管都不管』,新的管理思路要解決的是部門間的『責任明晰』的問題。

 

  在新的管理實踐中,180名保安員的工作需要這些有執法權力的部門配合。作為站前管理工作的樞紐環節,在網格中,保安員主要以監控和勸導為主,一旦某網格出現糾紛和矛盾,摩擦昇級,保安員要第一時間聯系具有執法權的相關部門,部門責任人須在接到電話後5分鍾內趕到現場處理。

  在新機制實行的大冬會期間,采取的是『超常規』的工作方式,四大部門安排執法人員24小時待命,其中,市交通局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每天派1個大隊守在站前區域;工商、物價、衛生、質監、文化等5個部門,每個部門每天向站前區域派駐2人。大冬會後,為了鞏固成果,『超常規』將變成『常規』固定下來,這些部門將長期派駐,確保1個片區每天至少2名執法人員、12名保安。

  市民認為,大冬會期間,出租車運營秩序『大變臉』已成為站前秩序改善的最大亮點。那是因為,上車和下車的停車場有12個人維持秩序,管理力量加大,當網格出現問題時,出租車管理處始終第一時間出現,對違法司機嚴懲不貸。

  『網格化管理新機制』以保安員為紐帶,依托各管理部門大聯手為關鍵,真正實現了對站前管理的全覆蓋。支橕這個機制的關鍵在於各部門之間的大聯手,因為對保安員工作環節中提供各種保障措施的是各個部門。

  兩個配套和兩個配合延續下的精彩

  如果可能,市民多想伸出手拽住大冬會帶給哈站廣場的那些精彩,不讓它們隨大冬會而去。面對『後大冬』時期,總結實踐出的經驗,兩個配套與兩個配合必不可少,即配套並完善監督考核機制、配套更多科技設施和鞏固多部門間的配合、讓百姓繼續積極配合。

  公平的獎懲機制,能夠保證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網格化管理新機制實行後,配套出臺了相應的檢查和考評機制,對人員量化考核,百分制考評,實行績效工資。對於人員是否在崗,片區和網格內是否存在問題,站前綜治辦每天的上午、下午和晚間都要下去檢查3遍;領導班子每晚22時還要增加檢查1遍。加上檢查科檢查的一遍,每天片區和網格接受共14遍檢查。片區和網格的管理一旦出現問題,則實行『一槍3眼』的連帶問責,即連帶保安、責任區執法人員和派駐在片區的執法人員。大冬會期間,人人心裡都繃緊了弦,新機制實行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管理問題。

  部門聯手是網格機制運行的關鍵,如果大冬會結束後,部門的人手全部撤掉,機制將立刻癱瘓。各部門間的協調與配合多重要不言而喻。

  硬件設施的配套投入,緩解了人海戰術的壓力與不足。例如,出租車運營秩序明顯改善的原因之一,便歸功於硬件設施的加大投入。排隊系統啟用後,效果明顯見好,的士候車站燈箱夜晚一亮,乘客一出站就能看到,站廊裡還有溫馨提示、文明服務公約、監督車輛等;隔離護攔避免了行人在出租車間交叉穿行;100多個隔離樁規范了出租車的排隊秩序。一名在上車停車場停車的出租車駕駛員告訴記者,以前在站前,晚上拉不到客,很多有『背景』的出租車一到晚上就橫在站前,沒『背景』的車一進去就被打出來。現在,他對站前秩序比較滿意。目前,站前停車場的車也比以前多了,尤其夜間,數量比以前多出兩倍。

  目前,環境衛生方面靠人力尚能管理,但交通問題更需要投入相應科技硬件。如海關街、松花江街、鐵路街等交通要道,如果多加攝像頭,能為交通執法提供更多證據,也能同時緩解交警壓力。

  市民擔心站前管理反彈,而站前廣場的管理者,擔心的是『雙向反彈』。大冬會期間,每一位哈爾濱市民都拿出了東道主的熱情與義務,對自身行為嚴格約束,對管理者言聽計從。一些保安員說,無論是無證商販還是普通行人,被勸說時都積極配合。誰都無法否認,城市環境建設的向前發展,市民素質是根基。站前廣場的管理需要總結經驗、鞏固戰果、逐步深化,而市民及被管理者還要一如既往地配合。

  鏈接

  三警合一:

  長春創站前管理新模式

  長春市公安局站前治安分局在成立之初,推出了『三警合一』的警務運作模式,即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刑事偵查綜合職能運作機制,外勤民警腰間裝備槍盒、交通罰單盒、警棍、電臺,每個民警都承擔著治安、刑偵、交通警察的職能,克服了站前警力的不足,幾次卓有成效的專項行動也大大改善了站前的治安環境,起到『一警多能』的效果,使警力最大化、職能最大化、服務最大化。同時,該分局全警動員,實施24小時全天候工作模式。將站前地區劃分為5個重點整治的『亂點』及14個巡邏點。車巡步巡每4個小時換崗一次,流動巡邏,嚴格監控,有效避免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

  為了與『三警合一』警務運作模式相適應,2006年9月,站前治安分局成立警務中心。這是長春市創造性地將原站前派出所擴建成集派出所、治安隊、交警隊、刑警隊四大職能於一體的警務中心。該中心設有監控攝錄指揮系統、14個探點,一舉打破了長期以來存在的站前地區治安秩序混亂的局面。警務中心裝備庫的一大特色,是擁有全國第一個指紋識別智能槍庫。只有警務中心內部人員的指紋纔能開啟庫門,此人相對應的抽屜也會自動打開。一旦有非法開門的情況,槍櫃會自動報警。


  附:

 

  保安員備忘卡內容:

  一、五能六責:

  一職五能:管理員、宣傳員、勸導員、服務員、保潔員

  一崗六責:衛生管髒、秩序管亂、交通管車、治安管托、設施看護、文明服務

  二、業務五熟十要:

  五熟:崗位熟(了解管區邊框四至)、職責熟(掌握崗位五能六責)、人員熟(記牢片長姓名電話)、地理熟(通曉地名乘車路線)、設施熟(常保公共設施完好)

  十要:亂停車輛要勸、垃圾雜物要揀、吐痰丟物要批、隨地便溺要管、亂擺亂放要清、無照商販要攆、跨越護欄要說、老人過街要攙、公共設施要查、交接記錄要填

  三、上崗五戴:

  手套、袖標、胸卡、武裝帶、衛生夾

  四、文明用語:

  您好、對不起、請原諒、請不要(在這裡停車、在這裡經營、在這裡擺放物品、跨越護欄、橫穿馬路等)、請您配合、請您離開這裡、謝謝您的合作、再見

  五、紀律十戒:

  一戒儀容不整;二戒態度野蠻;三戒見事不管;四戒管事不嚴;五戒遲到早退;六戒紮堆閑談;七戒脫崗漏崗;八戒不聽調遣;九戒懈怠散漫;十戒裡勾外聯。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