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訊 高校教師孫女士打開速遞人員第二次送來的電視購物的包裹後,不禁大呼上當。孫女士說,這回她可是花兩千元錢買了一個大大的教訓。
據孫女士講,她曾在電視購物節目中看到兩位主持人正在講解一款知名品牌的化妝品。此款化妝品包括面霜、眼霜、洗面奶等8樣產品,市場價1998元,電視購物價998元。在看到電視反復播報的同時,一直使用此品牌化妝品的孫女士覺得劃算,就撥打了訂購電話。電話那端的接線人員詳細詢問了孫女士的電話號碼及家庭住址,孫女士一一作答。
幾天後,她收到了速遞人員送來的一個包裹。速遞人員提示她,這是她的電視訂購商品,在打開包裹之前必須先交錢。孫女士看了看包裹完好無損,並閱讀了郵寄說明,就交了998元錢。速遞人員走後,孫女士高興地打開包裹,可裡面根本就不是她所訂購的那個品牌的化妝品,而且件數也少了兩件。化妝品的外包裝很粗糙,面霜已開封。於是,她再次撥打了訂購電話。對方聽後十分有禮貌地給孫女士道歉,並解釋說,可能是物流那邊弄錯了,他們會盡快將孫女士所訂購的商品郵寄過去。並告訴孫女士,可以把第一套化妝品寄回來,他們會把錢返給孫女士。
幾天過去了,速遞人員再次敲開了孫女士的家門。如同第一次一樣,孫女士將998元錢交給了速遞人員,當她回到屋打開郵包一看,孫女士氣得臉色發白,又是一款沒有產地的化妝品。
當她再次撥打電話准備質問時,對方的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因為郵寄的產品既沒有發票,也沒有信譽卡,而且商品是沒有廠家、廠址的『三無』商品,孫女士投訴無門。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