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長嶺湖將建生態旅游風景區 佔地面積4.18平方公裡
2009-03-11 09:02:3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浩 王善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1日訊 長嶺湖位於道裡區新發鎮,佔地面積4.18平方公裡,是哈爾濱市近郊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自然狀況良好,山水陸林齊備,景色秀麗,極具江南水鄉特色,且具有史跡特色,被譽為距市區最近的『城市之腎』。

  萬畝濕地成旱田

  『蘆葦叢生,水波蕩漾,此起彼伏,浩瀚無際,放眼所及之處綠色蒼茫……』曾經風光無限的長嶺湖,如今濕地的命運已岌岌可危。長嶺湖水源主要靠自然流入、引松花江水補充和抽電井水。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導致湖水下滲,原有24眼機井有的已經采不出水來,加上蒸發嚴重,湖面日漸乾枯,補水需要大量資金,困難重重。同時,近年來城市不斷發展擴張,湖區周圍基建工程增多,修路壘壩,使得地表的自然來水也徹底沒了。至2004年,長嶺湖完全乾涸,曾經在周邊地區的上萬畝濕地基本上都被墾成了旱田。

  生態資源需珍惜

  面對長嶺湖每況愈下的生態環境,一些市民和環保人士都有痛惜之感。環保人士表示,隨著群力新區的開發,這塊城市濕地離哈市更加迫近,它具有的調節氣溫、維持生物多樣性、為生物提供棲息地等生態系統功能,迫切需要恢復。一些市民認為,應盡快對該地區進行保護,禁止無序開發和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一些專家也提出建議,應盡快制定長遠和近期供水規劃,早日實現向湖內、進而向濕地持續供水,盡量疏通原有匯流通道,堅決禁止開采地下水,以保障足夠水量,盡快恢復該地區的生態資源。

  打造旅游風景區

  為了合理利用長嶺湖的自然資源,恢復原有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今年哈爾濱市將對長嶺湖濕地的萬家灌渠進行改造,修復泵站,對湖底進行清淤,並通過注水的方式,將長嶺湖濕地建設成城市濕地公園示范園區、生態旅游風景區,恢復該濕地往日的秀美風光。擬將長嶺湖旅游風景區建設成為以體育健身、運動休閑、農業旅游為主要功能的市級郊野風景區;建立集漁業養殖、濕地與人文景觀觀光、餐飲娛樂一體化的新型產業;建設長嶺湖濕地公園。提昇長嶺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長嶺湖成為四季充滿活力的、令八方游客向往的風景游覽區。


 

  五大功能園區

  循環農業示范區

  棚室生產示范區

  露地作物示范區

  休閑觀光采摘區

  管理培訓服務區

  農業科技園等您來采摘

  據長嶺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理李德明介紹,這裡將建設『四個有機』農業科技示范園,規劃有五大功能園區,項目分三期進行實施,首期工程5月初開工。其中,休閑觀光采摘區以小苹果、葡萄、李子、櫻桃、樹莓等漿果類果樹生產為主,其餘種植禮品西瓜、香瓜、各種水果番茄、水果型黃瓜等可生食的瓜果類品種,黃金勾、免子翻白眼等品質極佳的油豆角品種,供游客觀光采摘。同時,內設亭臺小桌、珍希花卉等,以吸引眾多游客參觀瀏覽和進行現代化農業的教育。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