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精彩圖片
搜 索
哈市氣溫回暖 房檐冰溜子等懸掛物成安全隱患
2009-03-11 13:39:1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巍 葉勇 王明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道裡地段街一居民樓頂的冰溜子

道裡經緯街上的冰溜子懸在行人頭上如一把劍

  東北網3月11日訊 近日氣溫回暖,大風頻襲。行走在人行道上,你既要注意腳下的路,還要抬頭看看臨街樓房上『懸』著的不計其數的『利劍』———滴著水的冰溜子、破碎的玻璃、陽臺外堆放的雜物。擔心被『空降物』襲擊,很多市民寧可走車行道也不走人行道,又增加了被車撞的危險系數。

  針對反映比較集中的空中懸物問題,近日,本報記者仰起鏡頭,對哈爾濱市臨街樓房上懸著的『利劍』進行記錄,給有關部門和市民提個醒:快挪走『禍害』!

  小心,不要沿牆走,頭上有冰溜子!

  『每天我都抱著腦袋跑進跑出,就怕冰溜子啥時候掉下來。』家住承德街167號樓的張先生說,他進出家門必經的位置樓頂懸著一排冰溜子,他只能這樣『應對』。

  記者了解到,每年由冰溜子引發的事故不少,輕者冰溜落地,路過的市民受到驚嚇;重的砸傷行人、車輛,哈爾濱市曾發生過冰溜砸死人的慘劇。

  10日,記者走訪了經緯街、友誼路、果戈裡大街、花園街、大成街、承德街、馬端街、南馬路、石頭道街、森林街、田地街等街道,發現鄰街樓房和門市房屋頂上和空調箱上懸著的冰溜子,大的有一兩米長,小的也有五六十厘米。經緯街151號樓頂一排冰溜在陽光下滴著水;花園街上不時有冰溜子從旁邊樓頂掉下來,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居民忙向旁邊躲閃;南馬路77號附近一個居民院的大門洞上一排冰溜子像個『冰簾』懸在進出居民頭上。居民告訴記者,近兩天中午太陽都很好,經常有冰溜子從空中墜落。


 

原哈爾濱百貨大樓上破碎的玻璃幕牆

  

道裡河政小區的一戶人家將窗臺當做倉庫

  抬頭看看,『天上』還會掉下什麼?

  『天上』除了能掉下冰溜子,還會掉下什麼?答案是———一切皆有可能。

  記者在果戈裡大街看到,原哈爾濱百貨大樓玻璃幕牆上有多處玻璃破損,有的玻璃尖頭兒衝下,隨風搖晃。承德街88號樓幾十塊玻璃破損,懸在窗框上,隨時可能墜落。

  居民陽臺外懸掛的雜物和雜物的懸掛安放方式,更是五花八門。記者看到,一曼街114-4號居民樓6樓一戶居民,將兩個編織袋掛在曬衣竿上,曬衣竿上還堆著大大小小裝滿雜物的塑料袋;河政小區4樓一戶居民竟將紙箱和裝滿食物的袋子直接放在陽臺的外沿上;馬端街252號頂樓一戶居民窗臺外搭出的小板上放著大大小小的花盆;大成街一居民樓6樓窗臺外堆了五六個裝東西的塑料袋。

  記者走訪發現,在陽臺外私自搭建『儲物臺』的還真不少。有的安裝了儲物籃;有的在陽臺和窗戶間搭了幾塊小木板;更有甚者,只用一根細玻璃絲繩拴著幾個大袋子,懸在窗外……

  每個危險隱患都有『主人』,趕快拔掉頭頂『利劍』!

  據市第一醫院急診科的醫生介紹,每年春季天氣轉暖,哈爾濱市各醫院都會接診多起被樓上墜物砸傷的病例,『肇事』的有冰溜子,也有凍餃子,輕者皮外傷,重者砸成骨折或毀容。

  那麼,懸在行人頭上的這些不安全因素歸誰管理?如果出現事故該由誰承擔責任?記者采訪了城管、派出所、物業公司後了解到,對於居民樓上方的『冰溜子』,物業公司有對公共部位的管理責任,而樓內的住戶也有進行監管的義務。非居民住宅樓則由產權單位負全部管理責任。至於居民們懸掛擺放在外面的物品,如果出現安全問題,責任全部由該戶居民承擔。

  采訪中,許多市民表示,主動清除冰溜子、維修破損玻璃,是相關部門的責任,不能等出了問題再『擦屁股』。而居民家也應該自覺將窗外『危險物品』撤回,給別人和自己一份安全,以免釀成災禍。同時,物業管理部門和派出所、街道辦事處應組織檢查,對懸放不安全物品的居民提出告誡,督促其及時處理。

  春風乍起,快行動吧。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