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人的故事讓家政服務嫂們熱淚盈眶。
東北網3月12日訊 『走投無路的我蹲在路邊哭了起來,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是一位女士,聽說我的經歷後,她說一直向前走是北秀賓館,再向前走有個「保姆大廈」,到那裡報個名吧!』11日,60名貧困母親圍坐在哈市婦聯家政中心的多功能廳裡,座談自己從事家政服務的經歷和故事,彼此激勵、相互借鑒。
宋克香是10年前被哈市婦聯家政中心景平主任『撿』回來的保姆。宋克香是呼蘭農民,兒子7歲時,丈夫被診斷為腎病,長達8年的治病過程拖垮了這個靠種地為生的家。宋克香的丈夫最終因病情惡化去世,帶著15歲的兒子,背著3萬元外債,宋克香幾乎絕望了。
寒冬臘月的一天,回到冰冷的家,宋克香母子倆抱頭痛哭,痛哭過後,宋克香告訴兒子:『咱家還有點土豆,你把它拿進來放在被子裡,千萬別凍了,餓了就煮熟了吃。我去哈市找個同學,想辦法借點錢。』宋克香來到哈市時身上只剩下2元錢,用公用電話撥通後,同學家一位男士接起了電話:『我和你同學已經離婚了,她搬走了,你不要再打過來了。』宋克香一下子不知所措,兜裡剩下了幾毛錢,回家的8元錢車票她都買不起。
宋克香又冷又餓,蹲在一個路口失聲痛哭。正在這時,一位陌生的女士來到她面前,已經顧不得擔心壞人、擔心被騙,她向這位女士講述了自己的境遇。聽到她的故事後,女士告訴她:『一直向前走是北秀賓館,再向前走有個「保姆大廈」,到那裡報個名吧!』女士說完就離開了。有了一線希望,宋克香按照這位女士指的路走過去,來到了『保姆大廈』——哈市婦聯家政中心。接待人員給她安排了住處,並進行了簡單的培訓。第二天,宋克香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客戶:『我的感覺是自己獲救了,我要報答這個社會,報答好心人,所以我一心一意賣力氣乾活,受到了僱主的贊賞。』宋克香說,那位女士的臉孔一直印在她的心頭,但是她不知道怎樣尋找這位女士。直到一個月後,她合同期滿回到婦聯家政中心續簽合同時纔再次見到了那位女士。宋克香偷偷地向工作人員詢問得知,那位女士就是婦聯家政中心的景平主任。
『今年是我來到婦聯家政的第10個年頭。』宋克香說,這10年她就一個想法,努力乾活,報恩、攢錢。『當年我兒子輟學了,我用上了兩個月班的工錢送他去學汽車修理。現在我的孫子都會走路了,外債也還得差不多了。如果有一天我乾不動家政了,我就回家跟兒子開個農機修理部。』說到這裡,多功能廳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當天,10多位像宋克香這樣的姐妹暢談了自己從事家政工作的經歷,大家真切地感受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她們在絕境中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靠自立自強的精神,用辛勤的勞動迎來嶄新的生活。會後,每位貧困母親都得到了一張價值80元的購物卡,大家再次感受到了婦聯大家庭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