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白漁泡『五一』迎客
2009-03-17 09:02: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立 張清雲 李凌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觀鳥勝地

  濕地風光

  蘆葦蕩舟

  哈爾濱白漁泡濕地公園規劃總平面圖

  東北網3月17日訊 蘆葦蕩舟、鳥啼鶴鳴……日前,國家批復在全國建立20個濕地公園加以保護,哈爾濱的白漁泡濕地列入其中,成為哈市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6日,記者從哈市林業局獲悉,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公園,哈市已編制完成《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目前該公園正在建設中,一期工程完工後,將在『五一』亮相迎客。二期工程預計2010年完成。屆時,白漁泡不但恢復昔日濕地風貌,還將成為市民旅游的新景點。


  1、白漁泡進入濕地保護體系

  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哈市道外區巨源鎮白魚屯北部500米,處於道外區松花江南岸的濕地,呈狹長分布,東靠蜚克圖河,與賓縣糖坊鎮一河之隔,南與永源鎮接壤,西與民主鄉毗鄰,北至松花江南岸與呼蘭區腰堡鄉隔江相望。

  哈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濕地一旦遭到破壞,水資源將無法得到保障,引起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所以國家建立了自然濕地保護體系。此次白漁泡濕地公園被列入國家級濕地公園,也顯示出其保護的重要性。

  2、實施搶救性保護開發

  據悉,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能保護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和維持區域生物多樣性,而且也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哈市及其周邊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按照規劃,哈市將通過搶救性保護開發來恢復昔日的白漁泡濕地風貌,濕地公園區域內濕地生態系統主要由河流、泡沼濕地、草本沼澤濕地等多種濕地類型共同組成,成為眾多濕地植物的生長地和多種水禽的棲息場所。哈市將結合其獨特的地理區域位置,將該濕地公園建設成為集濕地資源保護、科普教育宣傳和濕地生態旅游為一體的,具有濃郁北方特色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3、以後可到這裡來觀鳥

  作為哈市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哈市在建設中既規劃了濕地保護和恢復擴大項目,又添加了市民保護濕地的項目。按照規劃,哈市在保護的前提下綜合利用濕地景觀價值,開展濕地生態旅游,新建的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將劃分為濕地公園管理區、濕地保育區、濕地科學園區、濕地保護與利用示范區和濕地旅游開發區五個主體部份。

  濕地公園管理區包括入口管理服務區和濕地保護宣傳長廊;濕地保育區包括濕地重點保護區和濕地科研監測區;濕地科學園區按主題分為濕地動物園、濕地景觀觀賞、濕地鳥類觀賞和濕地保護知識長廊;濕地保護與利用示范區包括濕地恢復區、鳥類棲息地保護區和生態種植業示范區;濕地旅游開發區包括魚塘垂釣、荷塘采摘和水上游樂等休閑游樂區。其中,濕地重點保護區面積為67公頃,是濕地公園的一級保護區域,主要功能是保持園內濕地生態系統平衡、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障候鳥遷徙及繁殖。建成一個天空中水鳥振翅盤旋,自由翱翔,池塘邊雁鴨嬉水覓食,無懮無慮,人們盡情觀雁賞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鳥勝地。

  4、成為哈市生態旅游亮點

  16日,記者從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單位獲悉,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哈市生態旅游的一個『亮點』,填補哈市生態旅游體系,同時將成為哈市集休閑娛樂和濕地文化為一體的濕地生態旅游勝地。

  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已經開工建設,按照規劃完成了配套水電、道路的建設,收回已開墾、設立魚池的濕地60萬平方米。現在已啟動亭景景觀建設,今年完善蘆葦蕩舟、網球場、濕地保護等工程,『五一』即可接待游客。同時,濕地公園作為哈市周邊地區保存完好的濕地區域,鄰近松花江,水資源和魚類豐富,是水禽等鳥類棲息的優良場所。在濕地公園建設中,還將開展水禽人工招引工程,建立濕地天然養殖基地,現已引進天鵝、孔雀等進行繁殖,為游客提供更多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機會,屆時,這裡將成為哈市科普教育、教學實踐、觀鳥以及旅游度假的新旅游點。

  據悉,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還規劃建設葡萄觀賞園、觀鳥區、水上項目區等,不但夏季市民可游覽濕地、參觀濕地動物展示園,冬季也可游覽水道,並進行冰上游樂。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