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記者日前了解到,哈爾濱市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公共租賃房』。如果公共租賃房問世,哈爾濱市現有住房保障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工薪族、畢業大學生等『夾心層』的住房難問題有望得到改善,政府正在為市民『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盡著最大努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首次提出公共租賃住房的概念。作為公用住房的一部分,公共租賃房是繼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雙限房之後,我國住房保障體系領域的一嶄新概念。
據了解,作為試點的廈門市目前已有近2500戶市民入住公共租賃住房。廈門市規定:當地公共租賃住房的面積一般為70平方米左右,住戶按每月每平方米17.6元的價格通過銀行向市公共房屋管理中心繳納房租,這些房租的七成隨後會返還給住戶。公共租賃住房由政府出資建設,租住的家庭或個人只要滿足租賃條件可長久租住,但不可轉租他人。當租住戶的年收入高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條件時,住戶可以選擇搬出或租金全部由自己繳納。
目前哈爾濱市正在就公共租賃房的推出進行調查摸底、醞釀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哈爾濱市房產部門的一位主要領導表示:『要探討、摸索一條適合哈爾濱市實際情況的路子來。雖然尚未有明確時間表,但也不會太久。』這對那些買不起商品房又沒資格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夾心層』來說,的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2009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哈爾濱市對供房結構做出了進一步調整,強化供給的『針對性』,力爭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合意的房源。今年增加投資保障『住有所居』,全年計劃落實廉租保障資金5544萬元,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戶2000戶,建實物配租房屋2000套,實現人均居住面積10平方米以下的廉租住房申請戶應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