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
2009-03-22 21:54:48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959年9月26日松遼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喜噴工業油流,標志著大油田的發現。經過50年的開發建設,大慶累計生產原油19.9億噸,佔同期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近一半,享有「共和國加油機」的美譽。』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油田位於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朝陽溝等52個油氣田組成,面積約6000平方公裡。勘探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全境,內蒙古海拉爾盆地、吉林延吉、琿春盆地和西藏羌塘等19個盆地,登記探礦權面積24.9萬平方公裡。

  大慶油田主要從事油氣勘探開發、鑽井、基建、科研設計、精細化工、機械制造以及水電信服務保障等業務,所屬二級單位54個,員工19萬餘人。油田開發建設49年來,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累計生產原油19.5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上繳利稅第一,共為國家上繳各種資金1萬多億元,2000年以來連年位居中國納稅百強企業榜首;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15個百分點,並從1976年開始,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持續27年高產穩產,『十五』期間年均油氣當量仍然保持在5000萬噸水平,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大慶油田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形成了一整套非均質大型砂岩油田地質開發理論及工程技術系列;培育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及『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傳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創出了享譽中外的大慶品牌,大慶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湧現出以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英雄群體,成為我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堅持『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積極支持地方建設,建成了功能配套、環境優美的新型礦區,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整體協調共同發展。

  近年來,通過推進理論和技術創新,形成了大慶油田三大特色勘探理論及技術系列,迎來了石油勘探第三次儲量增長高峰期,勘探開發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油田高含水後期的高水平、高效益開發;新的業務區域進一步拓展,取得了進口俄羅斯原油的經營權,收購了蒙古國塔木察格盆3個石油區塊,邁出了大慶油田獨立勘探開發海外油田的第一步;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實現了快速發展,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實施集團化運作,在保證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同時,已有300多支隊伍進入2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鑽探業務進入了美國、印尼、委內瑞拉、埃及、蘇丹等國際市場;基建系統先後承攬和參與了國家西氣東輸工程、滬寧高速公路、大連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等20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在國內工程建設施工領域創出了『大慶建設』品牌;石油裝備制造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形成了以抽油機、潛油電泵、螺杆泵、射孔彈為主的20個系列150種產品。潛油電泵國外市場收入已佔總收入70%以上,射孔彈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0%以上,產品還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尼等10多個國家;油田化工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擁有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20萬噸/年醋酸裝置、國內最大的20萬噸/年輕烴分餾裝置及亞洲最大的5萬噸/年戊烷精細分離裝置,重烷基苯磺酸鹽生產成為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主導產品為甲醇、甲醛、液氨、液化石油氣、工業混合烷、重烷基苯磺酸鹽,以及熒光增白劑和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

  進入新時期,站在新起點,面對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石油的巨大需求和來自全球石油公司的競爭與挑戰,大慶油田將從維護國家石油供給安全、謀求企業可持續發展出發,認真履行國有大企業肩負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歷史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和諧、發展這兩大主題,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積極探索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努力保持年產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創建百年油田,實現整體協調發展,踐諾『大慶油田為祖國加油』的神聖使命,報效國家、奉獻社會,讓輝煌歷史走向未來,讓大慶紅旗更加鮮艷。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