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連續3年共拿出24.3億元作為黑龍江墾區危房改造補貼資金,其中,2009年補貼資金7億元,惠及9萬戶家庭。以此為契機,省農墾總局加大撤隊並區力度,計劃用3年時間把現有2100個基層生產隊撤並為500個管理區,復墾整理擴大耕地面積100萬畝。
近年來,雖然墾區各農場場部的居住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基層連隊至今還有32萬戶居民生活在危房裡,3萬多戶家庭仍居住在泥草房中。
今年,省農墾總局抓住國家對農墾危房改造補貼的契機,著力改善基層職工居住條件,堅持國家扶助、墾區各級配套、職工集資為主的原則,籌措30億元,撤銷居民點338個,完成危房改造面積588萬平方米,讓9.3萬戶居民住進新房。新建樓房有上下水、集中供暖;新建平房有上下水、室內衛生間;改建平房有上下水、室內衛生間、門窗牆體達到節能保溫,室外牆體統一粉刷。經過3年改造,將全部消滅墾區內的危房和泥草房。
墾區在去年撤隊並區改革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基層居住點向場部集體搬遷步伐,通過復墾擴大耕地面積,實現耕地連片種植。通過政策吸引,實現富餘勞動力向場部等小城鎮集中,引導他們從事二三產業,從根本上解決脫貧致富問題。今年,七星農場將全場的12個管理區撤並為6個管理區,並利用3年時間將離場部較近的第一、第二和第六管理區的共15個作業站的3502戶、 1.1萬人,整體搬遷到七星農場場部所在地、建三江分局局直城區,建設功能齊全的七星家園小區。農場根據拆遷房屋質量,每平方米補助200到800元,今年一期1560戶居民11月中旬可全部入住新樓。農場將籌集資金近億元,用於小區修路、綠化、地熱源供熱系統、秸稈燃氣、電子監控、數字電視網絡等小區配套設施,保證居民進城後的生活質量。
今年,全墾區在去年撤並135個居民點的基礎上,將整體搬遷400個基層居民點,通過復墾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00萬畝左右,按畝均400公斤計算,將新增糧食4億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