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記者 印蕾) 全省機構編制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3日召開,會議提出,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堅持穩定就業與擴大就業並舉,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的目標;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萬人,其中幫助『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群體就業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會議提出,全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緊緊抓住中央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契機,結合我省建設『八大經濟區』和推進『十大工程』,加強就業政策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使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更多就業。要加快落實『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等特殊政策,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和支持遇到困難的企業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減薪的辦法,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要加強失業調控和失業預警,及時掌握省內企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實施失業預防、調節和控制。
會議提出,要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加大公共就業服務和援助力度。要繼續面向農民工、『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就業困難群體,依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組織開展好就業援助系列活動。要加大政府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各地要完善市場准入、場地安排、收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引導和鼓勵有創業願望的勞動者實現自主創業。
會議同時提出,要通過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進一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延緩就業壓力。要充分發揮各類培訓資源作用,組織破產企業和生產經營困難企業人員開展技能提昇或轉業轉崗培訓,為企業發展做准備。組織城鄉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加強技能勞動者儲備。組織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提昇其再就業能力。組織失去工作的農民工參加實用技能培訓,幫助其尋求新的就業機會。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和創業培訓,為其就業和創業奠定基礎。要積極落實培訓補貼政策,適當提高補貼標准,強化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引導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充實培訓內容、延長培訓時間、延緩就業壓力,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後的就業率。同時,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纔隊伍建設,為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合格的技能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