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 王某和趙某在公交車上因爭座位發生爭執,趙某被撓傷。為了躲避警方的追查,王某竟然編造假住址和假工作單位,想盡辦法與民警周旋。在經過10多天不停查找後,民警終於讓王某『浮出水面』,並將她行政拘留。
2月28日,哈爾濱市民王某和趙某在78路公交車上,因搶座位發生爭執,最後竟然發展到動起手來。不一會,兩人的臉上都掛了彩。感覺吃虧的趙某撥打了電話報警。
二人不肯接受松花江街派出所民警的調解,並一致表示被對方打傷,要求到公安醫院驗傷。民警讓兩人留下電話和住址後,為其開具了驗傷單,讓她們第二天帶著驗傷結果到派出所接受處理。
第二天,趙某准時來到派出所,並根據傷情入院治療。但是王某卻沒有出現。民警撥打王某的電話,王某沒有接聽。之後的幾天裡,民警不停地聯系王某,但不是關機就是拒絕接聽。三天後,王某終於接聽了電話,但裡面卻傳來一連串的粵語,其中有一句是『我不知道』,然後掛斷了電話,隨即關機。難道是打錯了?民警聯想到王某曾經在廣東居住,應該會說粵語,便確認王某在使用『障眼法』。
之後,民警按照王某所留的名片找到她工作的地方——道外區一理石大市場,但被告知,王某一年前曾在這裡打工,已經很久沒有她的消息了。民警又找到她的戶口所在地,但那裡已經拆遷。民警又找到她的現住址,一打聽,根本沒有王某這個人。
難道王某蒸發了不成?民警分析,王某對銷售理石很熟悉,事發的時間正好是上班的時間,而她乘坐的78路公交車正好經過道外區那家理石大市場,王某很有可能還在那裡上班。3月21日,民警在這個理石大市場裡走訪了40多家理石商店後,終於在市場內一個不起眼的理石店裡看到了王某。『你們怎麼找到這的?』當看到走進屋的民警後,王某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某說,自己當時故意留下假住址和假單位,或者不接電話,或者用外地口音接電話,以為民警找不到自己,根本沒想到民警會因為打仗這點小事而追著不放。目前,王某已被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