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白魚泡』濕地公園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2009-03-24 09:06:0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訊 國家林業局日前下發通知,哈爾濱市白魚泡濕地公園被正式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該公園也是黑龍江省首批國家級濕地公園,將分為12個功能區,分別是接待中心區、釣魚區、別墅區、花園運動區、水上人家、種植園區、養殖區、果園區、稻香區、中央濕地、水上野餐區和蘆葦迷宮區。此次獲得批准的國家濕地公園共有20處,黑龍江省共有3處。

  白魚泡濕地公園位於道外區巨源鎮白魚屯北部500米處,園內呈狹長形,佔地面積240萬平方米。該公園距市中心25公裡,是距離哈爾濱市最近、保護最為完好的一塊原始蘆葦濕地。有關部門從2006年就開始著手濕地公園的保護工作,目前白魚泡濕地公園規劃已經完成,並逐步實施。為了應對乾旱,有關部門考慮利用松花江水對濕地進行補水,相關方案正在論證之中。同時,濕地公園投資數十萬元打井,對濕地進行人工補水,濕地缺水情況得到有效緩解。

  白魚泡曾是清代皇貢基地。《吉林通志》記載:『哈爾濱東郊有小白魚泡,乃清代魚貢之所,所貢之物,翹頭白魚也,也有鯽魚、花魚、哲羅魚、鰲花魚、柳根魚、草根魚、?花魚、鯉魚等。每年夏天,從松花江捕上來的白魚放在白魚泡裡喂養,到了冬天再捕撈上來運到京城。』據介紹,小白魚泡距松花江較近,這裡原來就是松花江沿江濕地,後因主水道北移,纔與松花江形成一定距離。

  『白魚泡』規劃已完成

  據介紹,根據白魚泡濕地公園規劃,濕地公園的旅游資源可分成8大類,包括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生物景觀類、天象與氣候景觀類、遺址遺跡類、建築與設施類、旅游商品類、人類活動類。

  規劃本著尊重現狀,保護現有的原始植被,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在開發旅游的同時,重點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原則,園內將以蘆葦濕地自然原始生態環境為主體,突出自然野趣和濕地觀光度假等多種功能。濕地公園規劃期限為10年,這裡將建成一處以白雲、藍天、碧水、綠葦、黃稻為主的五色濕地公園,保留一片野曠天地草長鶯飛的自然之地,松花江風景帶上一顆綠色明珠。

  珍稀鳥類頻現濕地公園

  有關部門對白魚泡濕地公園現存的野生動植物進行的普查結果顯示,這裡的鳥類達15目35科122種,哺乳類野生動物有4目9科20種,湖中魚類有4目8科28種。

  據專家介紹,公園內的哺乳類動物以麝鼠、黑線姬鼠、小家鼠居多;魚類中以鯉科魚類最多。在調查的鳥類中,以綠頭鴨、赤嘴潛鴨、針尾沙雉、金腰燕、鳳頭麥雞數量最多。除常見鳥類外,去年夏季,濕地公園意外地發現了國家一級動物——白鸛和兩只丹頂鶴。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