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省公安廳發出預警提示 劣質種子流入春耕市場騙農
2009-03-27 19:54: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英傑 記者 趙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 (王英傑 記者 趙海) 現正值春耕季節,農村對各類農資產品,尤其對種子的需求量日趨上昇,但涉農案件也呈現上昇的趨勢。據警方調查,近年來,每逢春耕秋收,我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都會接到農戶買到假種子的報案,為此,警方發出預警提示,謹防劣質種子流入春耕市場,使農民上當受騙。

  七臺河市勃利縣小五站鎮八戶瓜農購買的劣質西瓜種子,導致兩晌四畝地減產,農戶損失3萬餘元的案件。寶清縣龍鳳鄉村民劉某購買到假大豆種子案,友誼縣青春村村民李某買到假冒大豆種子案等涉及假種子的案件。2008年10月,七臺河市消費者協會接到七臺河市礦務局副業場、茄子河區龍山林場幾名農戶投訴,他們2008年4月在分別在兩個種子商店購買的某品牌玉米種子,種植後出現秋後貪青晚熟水玉米問題,造成大幅減產。種植面積40餘?地,造成損失16萬餘元。警方在接到報案後,認真分析後發現此類案件由於3、4月份適值春耕時節,此時農民對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的需求量達到一年中的最高峰,犯罪分子常借機『偷梁換柱』、『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將假冒偽劣種子投放到農資市場。

  以大豆為例:1畝地可產大豆400斤,市場價格1.8元/斤計算,1畝地可收入720元。若種植偽劣種子,1畝地減產200斤,損失收入360元。若購買1萬元的劣質種子,按照每畝地需要30元的大豆種子,實際損為12萬元。目前,種1畝大豆所需的成本為440元。播種良種1畝地應收入720元,去除440元的成本,1畝地淨收入280元。然而,如果種植的是劣質種子,每畝地只能收入360元,農戶血本無歸不說,還要倒貼80元。

  公安部門目前正密切關注這類案件,但由於從作案到案發時間跨度較大,假冒偽劣種子與合格種子用肉眼很難辨別,只有到農產品出苗、抽芽、結果時纔能發現種子存在質量問題。嫌疑人作案後,在短時間內很難被發現,為其繼續作案後逃逸提供了時間,也為案件的偵破帶來一定困難。農戶遭受損失遠遠超過涉案種子價值,直接損失、間接損失(附加損失)都很大,此類案件購買種子一般都在萬元左右,但農戶直接損失卻可達到十餘萬元。

  為此,我省警方發出預警,提醒廣大農戶在選購農作物種子時注意,要到具備種子經營許可證、代銷證、營業執照齊全,信譽好、經濟實力強的種子公司購買種子。沒有規范包裝的散種子容易被不法商販摻假,以次充好,事後追賠困難且耽誤農時。注意觀察種子標簽內容,所有農作物種子標簽都應該有生產許可證和品種審定編號,看清後再行購買。索要單據,保管好相關證據。購買時要向經銷者索要產品說明、栽培使用說明、購物發票(發票內容寫明所購農產品名稱、數量、價格等)等,同時要保管好包裝紙盒、標簽、說明書、發票和少量剩餘的種子,以備出現問題時作為檢驗和鑒定的根據。種子播種後出現質量問題,應做好記載,保護好現場和相關證據,及時與種子經銷商聯系,並向當地工商、公安部門報案,使發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處理。

  目前,全省公安機關積極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加大了針對農資市場的各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以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