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三位哈爾濱市民為長春病患者捐獻『熊貓血』
2009-03-28 16:20:1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8日訊 上天給了他們與眾不同的血型,愛心讓他們用自己的血延續著更多人的生命。27日,為了讓來哈就醫的患有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的28歲女孩順利進行骨髓移植,哈爾濱RH陰性血的獻血者們再次挽起衣袖,伸出手臂,用熱血為一個年輕生命護航……

  罕見血型患者要做骨髓移植,醫院下緊急訂單

  26日,省血液中心接到哈醫大一院血庫傳來的一份緊急訂單:一患者要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需要備400毫昇血。

  據了解,病患是長春市民,28歲,從小就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經常輸血纔能維持生命。現在每個月都要輸400毫昇的血。更要命的是,她的血型是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B型血,幾次都因為尋找不到合適的血源險些喪命。患者為了移植造血乾細胞於23日住進醫院。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了解到,由於患者的妹妹與其配型全部相合,將為患者提供造血乾細胞,下周醫生將為患者實施造血乾細胞移植。但讓人擔心的是,病患是罕見的特殊血型,移植風險較大,為防止移植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必須准備好400毫昇RH陰性血紅細胞懸液和一個治療量的RH陰性B型血的血小板(相當於全血800毫昇)。

  為獻血,『的哥』一天沒有出車

  26日,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接到醫院的緊急訂單。他們立刻搜索出『哈爾濱稀有血型互助會』會員的聯系方式。雖然醫院只要求准備400毫昇血,但為了確保移植備血的萬無一失,血液中心招幕了兩個獻血者,希望他們各獻400毫昇血。同時希望另外一個血小板捐獻者能獻出一個治療量的RH陰性B型血的血小板。

  26日下午,通運出租車公司的『的哥』劉少仁、裝卸機械司機張連勝、市民盛海松先後接到獻血通知。

  27日一早,血液中心還沒開門,張連勝就等在那裡。據了解,當天張連勝要值夜班,從晚上5點半一直工作到次日早8點,但他接到通知後,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來獻血。當記者問他為什麼這麼早就來獻血,晚上值夜班能熬住嗎?他說:『既然我是稀有血型,就應該隨叫隨到。需要我們這種血的人都是要救命的,每次來獻血我都盡量往前趕,因為病人等著用呢!』

  『的哥』劉少仁身材瘦弱、身高1.70米,這次獻血已經是他第四次獻血了。他接到獻血通知後,立刻答應了獻血。27日一早,他將已經預約好的一個去機場的客人送到機場後,就一路趕到省血液中心獻血。劉師傅說:『我們就像是稀有血型的「機動隊」,不論什麼情況都是隨叫隨到。』據了解,劉師傅獻完血就沒再拉活,他說自己覺得犯困,為了安全就不出車了。一天下來大概要損失200多元。

  當天下午,市民盛海松為這個長春病患又獻了一個治療量的相當於800毫昇全血的血小板。幸運的是,三位獻血市民所獻的血紅細胞懸液和血小板全部檢查合格。

  不論什麼時候需要,稀有血型互助會成員都會排除困難,趕來獻血

  據省血液中心主任王軍介紹,每個『哈爾濱稀有血型互助會』的成員都曾救過素不相識者的命,他們像是一個個的急救血庫,常常是一個求助電話,便在第一時間趕到獻血現場。

  作為稀有血型者檔案管理負責人——張春慶一提起這些無償獻血者,內心就非常感動,『他們的奉獻精神太讓人敬佩了。』據他介紹,此次獻血的3位市民都是互助會成員,不論什麼時候需要,他們都會排除困難,第一時間趕來獻血。他們中有兩個是去年為挽救患有侵襲性腦垂體瘤的俄羅斯婦女依列娜獻血的志願者。張連勝從2000年開始無償獻血,至今已經獻血7600毫昇。劉少仁從2007年開始無償獻血,至今已獻血4次,共1600毫昇。這些RH陰性血的無償獻血者,都知道自己是稀有的『熊貓血』,他們覺得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加艱巨。

  張連勝和劉少仁對記者說:『只要身體允許我們就會把無償獻血堅持到底,因為我們的血可以挽救生命。』

  王軍主任介紹,哈爾濱稀有血型互助會的成員有約600人,4年來,被招募應急獻血1700餘人次,搶救了上千名生命垂危的患者,其中不乏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患者。

  『熊貓血』

  Rh陰性血型的分布因種族不同而差異很大,白種人中的比例較高,約佔15%,在中國人群中,約佔0.3%—0.5%。Rh陰性血型在我國屬稀有血型,具有RH陰性血的人在我國漢族人口中僅佔3?,因而Rh陰性血也被稱為『熊貓血』。

  哈爾濱稀有血型互助會成立於2001年,現在是全國會員最多,獻血最多,救助危重病人最多的稀有血型互助會,同時也是國內最大『RH陰性血型流動血庫』。為應對一旦發生的特殊血液需要,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已將篩選出的每名RH陰性血型者的資料匯編成《RH陰性者檔案》,以備急需時查找獻血者。(記者齊鳴張巍)(編輯:李建平)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