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婚姻進入新『包辦時代』 父母舉牌替子女相親
2009-03-31 06:34: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張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1日訊 在哈爾濱市一家婚姻服務中心,記者發現一個怪現象,往日的紅男綠女淹沒在了眾多中老年人的隊伍中,上前一問纔知道,原來這些『大齡青年』是來給自己孩子尋找『另一半』的。這個春天,『父母代為相親』成為哈市相親隊伍中獨樹一幟的景觀。

  父母更有經驗

  3月初的一個星期天,在哈市婦女培訓學校每月舉行的『為子女相親大型見面會』上,許多父母匯聚一堂。在這裡,有人將自己兒女的情況和求偶條件印制成宣傳單或名片發放,有人手持『廣告牌』掛在胸前或拿在手中,相親會的主角變成了老爸老媽,形式則更像招聘會。

  婦女培訓學校婚姻中心主任李曉萍告訴記者,在這裡大家都遵循一個規律,即家長們先見面交流,如果感覺好就留下彼此的電話,男孩父母回家後向孩子匯報『成果』,如果孩子感興趣,男孩父母就會給女方父母打電話,征求女方的意見,如果女方同意便會將手機號告訴男方,由雙方自行約會。

  記者在會場遇到一位1個月內為女兒連續相了三次親的母親。這位花甲母親舉著一塊紙板,正面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女兒,34歲,碩士,1.60米,眼科醫生,收入穩定,性格好,品德優秀。她告訴記者,從去年7月份就開始為女兒相親,到現在去了10家中介,見了15個男孩,結果還是沒有合適的,『希望這次可以找到合適的人。』老人憧憬地說。

  點評:父母的人生閱歷豐富,知道哪些條件的人適合,還可以開門見山地提及關於住房、收入之類的問題。如果父母彼此認同,兒女也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過分依賴是主因

  從『父母代辦相親』的表面現象來看,青年人的婚戀能力仿佛已進入尷尬的境地。一位大娘苦笑著說:『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撒開過手,這下給孩子慣出了毛病,走上了工作崗位卻不善言談,交際圈越來越小,現在連找對象都讓我全權代理了。』

  還有兩個月就『奔三』的孔小姐是一家軟件公司的職員,談過6次戀愛的她不僅沒享受到愛情的甜蜜,還一度對愛情產生了恐懼心理。他向記者坦白:『年輕時有很多男生追求我,但當時心高氣傲不予理會。加之一次兩敗俱傷的戀愛更給我心理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隨後的一段時間曾一度想對心儀的男生示愛時,腦海中卻浮現出將來不歡而散的景象。現在雖然很多事情都想開了,但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的壓力又不得不讓我面對現實。戀愛的時間和空間逐漸縮小,父母也為我的婚事操起心來,他們已經動用各自的人際關系為我尋找男友了。』孔小姐同時憧憬著未來:『希望在父母的幫助下,能盡快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

  小王是哈工大的一名博士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性格就內向,尤其看到陌生的女孩子就緊張得說不出話,他接受過幾次心理輔導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朋友和家人給我介紹過不下4個對象,每次約會臉憋得通紅就是說不出話來,不僅自己著急,連對方都不敢和我說話了。失敗的經歷越多,就越不敢面對。』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面對愛情時,似乎失去了自信。』婦女培訓學校副校長李春英告訴記者:『從去年夏季開始,中心接待的為子女征婚的父母越來越多。

  點評: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空閑時間少,再加上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這些是造成「父母代辦相親」的主要原因。』

  子女做抉擇

  隨著傳統婚介弊端的不斷顯現,似乎也為『包辦婚姻』提供了有力的生機。在記者采訪中發現,很多通過傳統婚介登記的征婚者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抵觸情緒,他們表示傳統婚介誠信度低,而且收費很多。今年28歲的劉小姐告訴記者,她曾去過很多婚介所,在那裡不僅要上繳各種費用,而安排見面的卻都是條件很差的對象,根本與她對中介公司提出的條件不符。『扔進去很多錢不說,青春可是一去不復返啊。』劉小姐如此哀嘆。

  現在觀念開放的年輕人也逐漸接受了『父母包辦』這種行為。劉欣是一家會計事務所的職員,去年的最後一天,她被母親安排與一位男孩見面,隨後兩人便墜入愛河,且已選定今年5月結婚。她開心地說:『回想起當時對母親「包辦」的反感實在是多餘,現在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母親呢。』父母的良苦用心被越來越多的兒女所理解,已經退休的翟女士頗有感觸:『起初孩子一直反對我們給她介紹對象,但隨著幾次「自由戀愛」的失敗,她逐漸認識到父母是最疼愛自己,最值得依靠的,每次相親回家,女兒都主動上前追問「戰果」。』

  點評:家長們普遍認為,『包辦』只是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最終的選擇權還是由孩子決定。

  互相理解纔和諧

  省婦聯婚姻研究所研究員孟廣宇告訴記者,首先,因為新一代『包辦婚姻』摒棄了『大包大攬』這一實質,父母的介入也使孩子感到更加安心和自由。其次,隨著孩子的工作或學習等原因錯過了最佳的戀愛時期,父母的擔心也隨之加重,與其閑暇在家不如出外替孩子相親。同時家長經驗豐富,可以幫助孩子在婚戀問題上少走彎路。而父母出面相親,更可以減少以後婆媳、翁婿之間的矛盾。

  婚姻指導師馬秋慧強調,婚姻是人生的大事,父母既然決定出面「包辦」則應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從孩子的思想角度去物色其另一半。父母為自己的婚姻操心是好事,但是多次的牽線搭橋仍不成功,孩子則很容易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有甚者會打擊孩子的戀愛觀。

  點評:作為子女,應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婚姻問題上多與父母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為將來的和諧生活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