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短信詐騙又出新招 冒充銀聯或公安機關騙取銀行賬號
2009-03-31 22:29: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英傑 趙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1日訊  (王英傑 記者 趙海) 近日,黑龍江省公安機關發出預警提示,短信詐騙又出現了新的詐騙形式,冒充銀聯服務中心甚至公安機關名義發送詐騙短信息。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在接到陌生電話或短信時,要冷靜思考,不要輕易相信騙子們編織的各種理由,更不要隨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銀行賬號或到ATM機上操作,避免上當受騙。

  省公安廳經偵總隊針對此類案件的作案過程、特點作進行了認真研析,發現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確,步步為營。步驟一:『銀聯中心通知:您的銀行卡正於哈爾濱某商場刷卡消費xxx元已確認,此筆金額將在您賬戶中扣除,如有疑問請諮詢0451-830885xx』。步驟二:撥通0451-830085xx後,一操廣東口音的女子介紹說是中國銀聯客戶服務中心,當機主詢問其有關刷卡消費的有關事宜時,該女子稱機主信息已被泄露,並制成信用卡被犯罪分子惡意透支,隨後就提供了哈爾濱市金融調查科的『舉報電話』(0451-830885xx)。

  撥通電話後,一位操廣東口音男『警官』說,為確保機主剩餘存款不被盜取,請機主保持冷靜,先不要向親戚朋友及銀行工作人員聲張此事,因為他們都存在泄露信息的可能,甚至是犯罪分子幫凶。步驟三:建議機主通過銀行ATM機進行所謂的『安全防護密碼昇級』,其實就是根據犯罪分子的提示操作將賬戶裡的錢全部轉移到犯罪分子的賬號。

  我省警方在分析後發現,此類犯罪存在以下特點。一是冒充特殊身份。犯罪分子冒充銀聯、公安機關金融調查科工作人員,以卡戶個人信息被泄露制成偽卡透支等說詞,蒙騙受害人。二是團伙作案。犯罪分子多為2人以上,組織分工嚴密。首先由1人冒充銀聯工作人員與卡戶對話,假作善意提醒其個人信息已被泄露並被制成偽卡被惡意透支,隨後提供所謂公安機關金融調查科的舉報電話。接著,另1名冒充公安機關偵查員的人以對卡戶存有現金的銀行卡進行『安全防護密碼昇級』為名,借機轉移卡戶賬號資金。三是異地作案。犯罪分子多持異地口音,通過短信群發器群發虛假刷卡購物信息、異地冒名注冊電話號碼、卡戶轉賬後進行異地提款,逃避警方打擊。

  警方提示,目前,電話和手機短信詐騙案已成為一種常見的侵財型案件,且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但不管犯罪嫌疑人以何種借口,打著何種幌子,最終都要以各種理由誘使被害人透露銀行賬號和密碼或誘導被害人自己進行轉帳操作,造成財產損失。在接到此類電話和信息時,市民如有疑問應通過正規渠道到銀行等部門查詢,不要輕信撥打電話中給的『諮詢號碼』,因為如果是詐騙信息,接『諮詢電話』的仍然是犯罪分子。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一定的電信知識和銀行ATM機、網上銀行使用常識,同時要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資料,謹防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