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人防辦通過學習實踐活動 帶動『三個效益』全面提昇
2009-04-02 17:07: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省人防辦在保證工程安全且始終處於良好戰備狀態的前提下,積極促進利用開發,人防戰備、社會和經濟『三個效益』全面提昇。

  一、服務國防,戰備效益不斷提昇。一是堅持標准嚴格把好審批關,做好服務協調工作。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准審批,嚴把工程質量關,積極協調可行性研究、設計、監理、質監、審圖等環節工作,為縮短工程建設周期、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保駕護航。二是人防工程維護管理工作穩步紮實進行。在人防工程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個結合,即平時使用與維護管理相結合;加固改造與維護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2008年全省12個重點市共投入100多萬元用於人防工程維護管理,維管率達95%,工程完好率80%以上,保證了人防工程處於良好戰備狀態。三是拓寬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資人防工程建設。依法落實人民防空優惠政策,積極為投資方在土地、稅收、用水、用電等方面提供優惠,使投資方能看到長遠效益,踴躍投資。積極與地方各級政府溝通協調,選擇合適地段施工,對工程建成後場所的經營利用提供指導意見建議,使社會投資較快取得收益,增強了社會投資建人防工程的積極性。僅2008年,全省審批社會投資建設人防工程26項,總面積39萬多平方米,總投資達27億元,工程建設保持了穩步增長,人均防護面積超過國家要求標准,保障了人防的戰備需求。

  二、為民造福,社會效益不斷提昇。一是有效安排社會富餘勞動力再就業。截止2008年,通過已形成的商服、餐飲、車庫、洗浴、娛樂、儲存、養殖、加工為一體的平戰結合體系,人防工程共安排下崗、待業、畢業等人員17萬人,為維護穩定、促進和諧做出了貢獻。二是有效緩解交通緊張狀況。人防工程不佔城市地面面積,為行人提供大量地下過街通道,保證了過街行人安全,舒緩了地面交通。三是促進了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人防工程受季節溫度影響小,無論冬夏都只消耗地上同樣建築面積60%能源。以哈爾濱市現有人防工程計算,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排放上千餘噸,對環境保護和節省能源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四是推動了旅游產業發展。我省人防工程規模大,經營紅火,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到地下人防商業街觀光購物,擴大了人防和黑龍江的知名度,為全國人防工程建設探明了方向,使人防工程從『社會負擔型工程』變成『社會公益工程』。

  三、科學服務,經濟效益不斷提昇。一是運用現代管理模式管理市場。到具有成功規模的市場調研,了解價格走向和購買力等情況,制定經營發展規劃,地下商場攤位出租率保持較高水平。二是強化服務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把充分尊重業戶作為工作服務標准,急業戶之所急,想業戶之所想,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業戶安心經營。三是強化安全意識,開創安全工作新局面。堅持『隱患險於明火、防范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的原則,與各級部門和業主簽訂安全責任狀,常年嚴格執行安全檢查、消防演練、假日值班、抽查巡防等制度,確保全省已利用人防工程多年來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截止2008年,全省各市(地)利用人防工程共完成產值40.3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7億元,利潤4.1億元。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