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訊 (黑龍江日報記者 劉偉 東北網記者 朱丹鈺) 7日,黑龍江省政府就2008年全省節能減排工作總體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報告。
報告說,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承上啟下之年,省政府按照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步伐,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加大節能減排工作推進力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報告說,省政府將節能減排指標作為約束型指標納入年度政府工作目標,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政府重點工作進行推進。制定地方性法規、標准,強化政策調控。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出臺了《黑龍江省節約能源條例》和《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全面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積極推進重點工程實施,省政府設立了節能專項資金2000萬元,專項用於支持重點節能項目建設和節能重點工作的落實。強化對重點企業的監督管理。抓好重點領域工作落實,強化建築領域節能減排,推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加強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加快推進農村節能。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對全省13個地市節能減排重點項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內項目、省和國家掛牌督辦企業進行了聯合督查,對未按計劃完成松花江規劃任務的7個地市政府實施了『區域限批』政策。加強節能減排基礎能力建設,在省發改委專門成立節能減排處,承擔全省節能減排的管理及協調工作。加強節能減排宣傳教育。
報告說,在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節能減排各主要約束性指標有了較大降幅,薄弱環節得到加強,重點領域有所突破。約束性指標有了較大降幅,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一批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得到實施,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循環經濟取得新進展。
報告說,總體看,我省節能減排工作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還要清醒地看到,全省節能減排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目前,在節能減排推進過程中,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是我省推進節能減排的關鍵制約因素,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亟待優化。一些地方和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到位,尚未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強有力的推進措施,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家支持的重點節能工程大部分處於開工建設階段,重點工程的拉動尚未充分顯現,重點節能減排項目的帶動作用不強。由於我省煤炭含硫量低,得不到國家重點脫硫工程規劃項目和資金的支持;從產業發展看,我省將加快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二氧化硫總量仍呈增加趨勢,完成國家核定的減排計劃難度非常大。節能基礎工作相對薄弱,循環經濟發展速度不快。
報告說,2009年是節能減排的關鍵年,省政府將進一步強化目標考核,優化調整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激勵,積極推進重點工程實施,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管理,強化工作基礎,全面完成節能減排各項重點工作。繼續做好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工作,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切實淘汰落後產能,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力度,抓好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開發及推廣,進一步加大宣傳培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