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4月7日訊 牡丹江市首次面向全國公開比選聘任七家處級醫院39名領導人員
我市在去年成功開展文化、教育系統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任期制比選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衛生系統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解決『有任期沒目標、有考核沒標准』、『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能上不能下』等問題,市委決定面向全國公開比選聘任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病醫院、中醫醫院、腫瘤醫院、婦女兒童醫院、傳染病醫院的39名正、副處級領導人員。
據介紹,任期制比選就是在公開推薦、任期管理基礎上的公開比較、競爭擇優,核心是『比』,關鍵是『選』,重點是強化責任,堅持黨管乾部原則與群眾公認原則的有機統一,黨管乾部原則是管標准、管規則、管程序;群眾公認原則,則體現全過程擴大民主,陽光操作,把用人權交給比選單位的全體群眾,提高乾部任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讓競職者帶著任期、目標和責任競職上崗,通過全過程、全方位比素質、比能力、比政績,優中選優,強中選強,實現選拔的競爭性、程序的科學性、信息的對等性和人崗的相宜性。
此次任期制比選共分為公開報名、量化篩選、差額考察、確定差額擬聘人選、實地調研和公示及比選票決『六道程序』20個環節。比選人員從公開報名開始,全方位、立體式地接受社會和乾部群眾的『比』、『選』,對進入演講答辯環節的差額擬聘人選,由各層面評委當場票決,現場宣布當選人員,並頒發聘書,從而把乾部選任的提名權、評判權、選擇權和決策權交給了乾部群眾。同時,對當選人員實行『一聘三年,三年一聘』的任期制管理,市委組織部和市衛生局根據崗位年度目標進行兌標考核,完不成任務目標,考核不勝任者,就地予以免職。
這次衛生系統比選與文化、教育系統相比,在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和創新:一是票決權重更加科學合理。這次比選面向全國范圍,對內部、外部差額擬聘人選分別設置不同的票決權重,解決了因比選單位職工與內部、外部比選人員存在關聯度、熟悉度不同,設置同等權重比選票決有失公正的問題,為比選人員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確保比選人員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賽跑』,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域外人纔參加比選。二是比選試題更加符合實際。在命制試題階段,增加了職位訪談環節,試題組將組織專家對比選職位的任期目標、工作職責進行調研訪談,全面掌握了解比選職位所在醫院的現狀、制約發展的瓶頸、發展前景等實際情況,使試題更加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戰性,更有利於發現、選拔想乾事、能乾事、能乾成事的優秀領導人員。三是評委組成更加科學。除邀請比選單位的分管市領導、主管部門班子成員擔任領導評委,從相關單位領導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公眾評委庫中隨機抽取公眾評委,由比選單位職工代表擔任評委外,還增設了專家評委,四方評委人手一票,實現更大范圍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