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亮溝炮樓
東北網4月10日訊 記者近日從黑龍江省文化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獲悉,此次普查中,在雞西市、黑河市等地共發現十餘處日偽遺存,待上報有關部門後進行保護。
據悉,雞西市已發現四處侵華日軍罪證遺址,分別是侵華日軍戰備水井、於亮溝炮樓、靰鞡草溝地下軍事要塞、炮臺山彈藥庫。
據介紹,侵華日軍戰備水井位於雞西市雞冠區華嚴寺東北方向,是日偽時期侵華日軍為了修建要塞而挖。井深9米,井下直徑約3米,用水泥青磚砌成。水井構思巧妙,水質清澈透明,井內保持著日偽時期的原貌;於亮溝炮樓位於雞西市雞冠區。整個炮樓坐落在山腳下,四周設觀察口、狙擊口,內部設有爐灶、通風口。室內布局緊密,是當時扼守通往市區道路的咽喉要道,也是偵察、聯絡的重要關口;靰鞡草溝地下軍事要塞也在雞西市雞冠區。洞口寬約3米,洞長數千米,由於洞口及裡面的通道已被封堵,無法實際測量其長度。洞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道曲折,設計緊湊,綿延相連,有如迷宮一般;炮臺山彈藥庫位於雞西市城外。彈藥庫系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圍牆厚1.2米,為長方形,長20米,寬15米,分上下兩層,共600多平方米。其設計獨特,洞口隱蔽,工事堅固。
此外,北安市在烏裕爾河畔發現三處日偽時期軍事設施遺址,在北崗區發現了偽滿第八軍管區舊址及偽滿建築株式會社舊址。黑河市愛輝區新發現金水日偽時期飛機窩、海江鎮北孟村日偽時期的飛機包等遺址。
與此同時,鶴崗市文物部門還對日軍水塔、日軍兵營、鶴崗刑務署和鶴崗矯正院四處日偽時期罪證遺址進行了復查,林口縣也對北山侵華日軍罪證遺址和大盤道伏擊戰遺址進行了復查。
據省文化廳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工作人員介紹,我省日偽時期遺址極多,但因年久失修,周邊環境惡化,特別是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老城區的改造,對文物保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部分遺址瀕臨消失。各地文物部門正積極爭取將這些新發現的遺址申請保護,根據其價值申報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加強保護,以便教育後代銘記那段屈辱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