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75處革命舊址損毀近半『紅色遺址』亟待保護
2009-04-13 08:38:2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3日訊 8日上午,記者隨哈爾濱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文化局等部門走訪視察。在為期兩天的視察中,記者和委員們所見的革命紀念地、舊址保護情況可謂『喜懮參半』。時值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在全國新政協籌備活動舊址———馬迭爾賓館,新政協籌備活動的部分文史資料已經被精心收藏;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整座建築基本保持了當年的原狀。

  天馬廣告社舊址是地下黨左翼文化人的聯絡點,然而這座頗具風格的三層洋樓早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風采———部分樓體被拆除,房蓋被揭掉,布滿裂痕的牆體已近坍塌的邊緣……

  位於愛建商業區的的哈爾濱車輛廠舊址,是哈市工人運動的發祥地。在這裡,雖然還保存著火車機車頭、水樓子和點火車間,然而『紅磚廠房』大門卻一直緊鎖。露天擺放的火車機車頭耐不住風吹日曬雨淋,已被腐蝕得斑駁不堪。中東鐵路工人代表會議舊址已被私建亂建的小車庫、煤拌棚包圍得面目全非……

  據了解,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哈爾濱是一座頗具光榮革命歷史的城市。抗戰前後,一批大優秀共產黨員及民族英雄在哈市留下了革命舊址,這是哈爾濱市極為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和財富。1994年哈爾濱市被批准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革命歷史文化連同中西交融的都市文化,共同為哈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注入了新的內容。

  然而據市文化局、市委黨史研究室有關資料顯示,哈爾濱市市區內有革命紀念地、革命舊址75處,其中7處已被市政府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33多處被拆除,近半紅色遺址已蕩然無存,尚存的的部分革命舊址也臨著損毀的嚴峻考驗。

  參加調研的委員們一致認為,革命紀念地、革命舊址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應當增強全社會保護革命舊址的意識,充分發揮革命舊址作用,通過加強保護、利用紅色遺址的步伐,來彰顯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蘊。

  隨著哈爾濱市規劃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也使革命紀念地、革命舊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損和拆除。近日,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對哈爾濱市『紅色遺址』進行為期兩天的調研視察。踏察中,大量革命紀念地、革命舊址損毀的現狀使委員們頗為震驚。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