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消協支招應對潛規則:打折品不給退可投訴
2009-04-14 10:30:4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沈麗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訊 記者日前從黑龍江省消協了解到,2009年『3·15』期間,黑龍江省消協等單位聯合向社會征集的消費潛規則經過全面匯總分類整理後,已經向社會公布了第一批消費領域八大潛規則,經過律師專家團的破解,分別給出了拆招戰術。

  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遭遇消費潛規則時,要掌握拆招戰術纔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面臨的潛規則都可以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但要注意保存相關證據。

  潛規則1:打折商品不退不換

  【案例】:一消費者買了因斷碼而打折的保暖內衣後,發現有漏織現象欲退貨,商家稱打折商品和特價商品不實行三包,不予退貨。

  【拆招戰術】:購買之前首先明確商家打折的原因,如果是存在質量問題而進行的打折,那麼消費者除非認可該質量問題,否則建議不要購買。如果是因為非質量問題(如斷碼、促銷等)而進行的打折活動,那麼一定要索要經營者蓋章的票據,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有權利要求經營者承擔相應責任,如果經營者拒不承擔,可以考慮憑購貨憑證向其商管或消協等部門投訴。

  潛規則2:開發商以使用面積乘系數方式賣房

  【案例】:張先生與某開發商達成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使用面積為100平方米,但計價時卻以使用面積乘系數『1.49』得出建築面積149平方米,然後再乘建築面積單價4500元,得出總房價款為670500元。但在辦理產權證後,卻發現建築面積沒有合同上寫的那麼大,僅有135平方米,按建築面積計算,少了14平方米,多收房款63000元。

  【拆招戰術】:建議購買商品房的消費者,在與開發商簽訂合同時,明確直接以建築面積或使用面積為結算合同價款的依據,而不要以系數換算過來的面積為結算合同價款的依據。

  潛規則3:小商品行業不含稅報價付款後不出具正式發票

  【案例】:王某在哈市一家電子城購買一臺電腦,價格5400元,當索要發票時,營業員讓消費者補交商品總價款6%的稅金。

  【拆招戰術】:文教、電子等小商品經營者把本應由其繳納的稅金轉移到消費者名下,拒絕為消費者開具發票,消費者可以撥打納稅服務熱線12366或直接到稅務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撥打消費者維權熱線12315或向消費者協會或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潛規則4:售後服務不提供記錄和證明

  【案例】:農民消費者王先生購買了一臺水稻插秧機,在三包期內因質量問題多次維修,消費者投訴時纔發現手中的保修卡上沒有任何維修記錄,廠家稱:在三包期內可以提供免費維修,但不能提供維修記錄和證明,這是行業的行規。

  【拆招戰術】:消費者在接受售後服務後記得要經營者提供維修記錄或證明,或采取錄音、錄像、證人等各種方式取得其對產品進行維修的事實證據,以便於日後維權。

  潛規則5:代金券不找零

  【案例】:張先生在某超市購買了152元的食品,他給了收銀員兩張80元的代金券,超市應給他找回8元錢,但收銀員告訴他,使用代金券購物不找零。

  【拆招戰術】:消費者到商場購物或到飯店就餐時,如收到商家贈送的代金券,一定要問清、看清有效期,詳細使用方法,能否找零,弄清可以使用的商品的種類,以及是否可以全部使用代金券結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一旦發生糾紛,因商家存在格式合同等方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消費者也要積極向相關部門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潛規則6:旅行社對老人加收服務費

  【案例】:62歲的王先生參加了某旅行社的香港游,登機前,他被導游強行收取500元老年費。

  【拆招戰術】:為避免特定情形下發生消費者只能忍氣吞聲的糾紛,建議消費者在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時進行詳細約定,並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直接向消協或律師事務所諮詢,並拒絕其不合理收費要求。

  潛規則7:酒店不事先告知加收費用

  【案例】:李先生請朋友在一家酒店就餐,結款時明細單中一項寫著:餐位費45元。

  【拆招戰術】:如商家存在未告知而收取的費用,消費者可以明確拒絕支付服務費或餐位費,

  潛規則8:供電供水等部門壟斷服務

  【案例】:李先生在安裝電表時被供電企業告知,只能安裝指定廠家生產的電表。

  【拆招戰術】: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要勇於說『不』,拒絕購買,並向監督檢查部門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