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市實施『八舉措』擴大內需促進經濟跨越發展
2009-04-14 10:43:49 來源:東北網  作者:丁愛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雙鴨山4月14日訊 (記者 丁愛國) 近日,雙鴨山市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總體要求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著力建設八大經濟區,抓好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結合該市實際,實施八項舉措,以此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和跨越發展。

  一、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

  雙鴨山市緊緊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積極爭取資金,采取有效措施,推進魯能煤電化、漢能年產180萬噸甲醇轉60萬噸烯烴、航天華源30萬噸甲醇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哈同公路集佳段、建龍鋼管二期、棚戶區改造工程等續建工程的建設速度,確保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比例達到35%以上。

  二、抓住重點,力保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不下滑

  該市積極組織各部門開展『保重點、遏下滑、促增長』的專項行動,深入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對食品加工、冶金、能源、化工等重點行業,建龍鋼鐵、黑龍雙鍋、東方牆材等重點企業,建龍80萬噸鋼管二期、亞泰200萬噸新型乾法粉煤灰水泥、集賢金谷12萬噸大豆深加工、友誼年產9000噸九鼎酵母等重點項目進行認真調研,引導企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整合資源,不斷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重點項目建設時,在同質同價的前提下,積極推薦使用本市企業生產的產品,為重點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搶抓全省啟動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機遇,調整種植結構,強化基礎工程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實現4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切實提高全市農業綜合實力。


   三、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新活力

  做大旅游產業,著力開發休閑度假、民俗民風等旅游項目,加快集賢縣安邦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珍寶島濕地自然保護區、寶清縣東昇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寶清縣七星河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0214公頃的濕地保護工程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發展物流體系,加強物流配送運輸網絡建設。重點扶持和壯大7萬平方米的集賢三江農貿批發市場、12萬平方米的寶清白瓜籽交易大市場等物流產業,實現規模化、網絡化發展。著力促進內外貿持續穩步增長,積極培育城鎮居民消費新熱點,不斷擴大農村消費需求,深化對俄經貿合作,確保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進出口總額增長15%。促進房地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擴大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給比例。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積極做好有關礦產資源的勘探、規劃和開發工作。

  四、加快推進重大民生工程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文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農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專科院建設。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助學標准,加快實施市職高實訓基地項目等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和饒河一中、二中等農村初中校捨改造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市博物館工程建設,實施縣城文化惠民工程,加快集賢縣、寶清縣等41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寶清縣朝陽鄉、饒河縣大佳河鄉、友誼縣興盛鄉等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項目建設。

  努力做好擴大就業再就業工作,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安置更多勞動力就業。組織開展以創業帶就業活動,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積極開展針對『4050』人員等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活動,2009年完成新增就業2萬人,下崗失業再就業0.5萬人,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進一步完善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全面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繼續做好雙擁優撫安置、救災救濟和社會慈善等各項工作。

  加快推進『兩棚一草』改造、沈陷區收尾和廉租住房建設。2009年,棚戶區改造工程保證完成90萬平方米住宅建設。加強『三供兩治』工程的推進工作,加快推進2×30萬千瓦大唐熱電二期工程,新增供熱面積1200萬平方米;投資6億元,新建日產煤氣30萬立方米(44萬噸焦炭氣源廠)的城市煤氣工程二期工程;新建3座垃圾中轉站;加快推進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二期以及50萬噸松花江引水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可研編制、省級環評、土地審批等相關內容,具備條件的項目爭取開工建設。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對低保住房困難戶實行實物配租保障,解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加快各縣、區農村沼氣項目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推進全省第四批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整村脫貧工作。


   五、加強財政和金融工作,為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橕

  充分利用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有利契機,全力以赴做好資金爭取工作。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招商引資,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調控作用,救助受金融危機影響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的重點企業。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保證重點支出需求和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大力壓縮一般性財政支出,堅持勤儉節約,力戒鋪張浪費。積極爭取各商業銀行對我市的信貸支持,擴大有效信貸投放。綜合運用銀團貸款、財政補貼、利率優惠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我市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經濟轉型以及消費等方面的信貸支持。

  六、加大扶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千方百計搞活市場經濟主體,發展壯大中小企業,保護和支持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發展。對吸納符合條件人員就業的企業,將今年到期的定額稅收減免政策再行延續,並適當提高定額標准,繼續實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增加財政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投入。建立健全政策性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增加政府用於中小企業擔保的資金,擴大擔保規模,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減負工作。加大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取消和停止對中小企業的各種不合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進消費增長

  采取增收入、促消費並舉的綜合性政策措施,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增強消費能力。切實抓好農民增收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制度,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涉農補貼標准,確保補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積極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引導農民有序外出就業,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勞動力就業能力培訓,確保2009年農民收入增長6%以上,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

  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和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標准,建立健全城鄉居民低保與物價變動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逐年適當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准。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切實提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水平,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大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發展服務性消費,穩定擴大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積極開發旅游、文化等消費熱點,組織實施『家電下鄉』工程,不斷拓展消費領域。

  八、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全面加強節約能源資源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對重點耗能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力度。突出抓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城市污水處理一期、垃圾處理場和醫療垃圾處理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城市污水二期、再生水利用工程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重點縣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

  加大『十五小』企業淘汰力度,強化重點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措施,為進一步削減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奠定基礎。積極推進國電雙鴨山發電公司、大唐雙鴨山熱電公司等重點電力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區域內平衡工作,鼓勵企業進行二氧化硫排放省內交易,為大上項目、上大項目提供充足的環境容量空間。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發展生態主導型特色經濟,進一步減少森林主伐,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和管理,擴大封山育林范圍,加大濕地和草原保護力度,積極推進礦山治理、山體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