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伊春市著力提高學習實踐活動針對性和實效性
2009-04-14 15:01: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訊 伊春市委提出,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要緊密聯系全市改革發展實際,找准並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實際問題,在學習中深化認識,在實踐中推動工作,著力提高學習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著力解決生態建設的系統性、完整性問題,進一步夯實科學發展的基礎。針對小興安嶺生態基礎的脆弱性、恢復的艱巨性、保護的艱難性、建設的系統性,加速實現生態由單一物種保護向系統保護轉變、由點狀保護向全面保護轉變、由一方參與保護向多方參與保護轉變。以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為總框架,圍繞生態保護區、限制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三大功能區』,加快實施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三大工程』,鞏固擴大『三防』成果,嚴防森林火災、嚴防超限額采伐、嚴防侵林毀濕開荒;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爭取率先在伊春停止森林主伐,積極探索建立森林生態補償機制;規劃建設好中小型水庫『百湖』工程,持續恢復、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功能和對大江大河補給的能力;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大培育森林後備資源。同時,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嚴格控制資源消耗型項目,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切實使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成為促進林區經濟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過程。

  二是擴大和深化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激活林區發展的內在動力。繼續把林改作為緩解金融危機造成的就業與增收壓力的最有效手段,在保護和深化現有林改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分步實施,逐步使林改試點在先期8萬公頃基礎上,穩步擴大到80萬公頃。努力解決好林木權屬證發放、林地抵押貸款、林木資產保險、活立木市場啟動以及放活承包職工經營權等涉及林改的配套政策問題。引導職工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組建股份林場、家庭林場等新型合作組織,提高森林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通過擴大和深化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在伊春國有林區最終實現『遠封近分』的管理目標,切實使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成為促進體制創新、增添發展活力的過程。

  三是堅持以大項目帶動接續替代產業大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把大項目建設作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提素質、促轉型的有效措施,不斷創新方法,加快工作節奏,加大上下協調力度,通過對上爭取、現場辦公、靠前指揮、倒排工期、督促檢查等辦法,下大力氣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年初確定的23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同時,重點抓好森林生態旅游、綠色能源、特色種養與加工、冶金及礦產開發、木材精深加工等接續替代產業的培育和跟進工作,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生產方式的改革創新,積極構建多元推進、多輪驅動、多點支橕的新型生態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切實使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成為優化產業結構、提昇經濟運行質量的過程。

  四是千方百計解決事關民生改善的各種難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圍繞涉及就業、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好年初確定的10件實事。進一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做好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和林企轉崗人員的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扶持他們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加大對上協調和爭取力度,努力提高職工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結合扶貧解困,加大對特困群眾的幫扶和社會救助力度,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以棚戶區和廉租住房改造、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快『四城聯創』步伐。繼續深化『平安伊春』建設,全力打造全國『最平安、最穩定』城市,切實使學習實踐的過程成為不斷為民造福的過程。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