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今年年初以來,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在哈爾濱市場上,地產非轉基因大豆油的身影難尋。就在人們納悶時,一個消息傳來:從2008年年末開始,黑龍江省內有一定規模的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部停產,並停止收購大豆。受進口大豆降價的影響,省內大豆價格一路走低,『現在只要一開機就賠錢,所以乾脆停產了』。將來吃不上本地油,我們怎麼辦?專家指出,農業大省的『招牌』不能砸,目前保護我省的大豆就是保護中國的大豆產業,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的保護政策。
市民:哈爾濱市場難覓地產非轉基因豆油
『我都連來三天了,就是買不到地產豆油。』14日一早,在哈市道裡區安固街的一家社區超市,哈一機退休職工劉國強再次失望而歸。劉國強告訴記者,這幾天他跑遍了家附近的幾個小超市都沒有買到地產豆油。『轉基因豆油倒不少,還便宜,但口味不夠純正,還是咱們本地豆油香。』劉國強說。
據店主介紹,超市早就向本地幾個廠家訂貨了,但一直沒給送貨。
記者在走訪哈市道裡區、南崗區一些小超市和糧店後發現,幾乎難覓非轉基因豆油的身影。道裡區建國街上佳佳食雜店的店主告訴記者,最近總有一些居民來買本地豆油,尤其一些老年人還要預訂。現在本地豆油貨源很緊張,大多數企業都不供應非轉基因豆油了。
在道裡區安和街的一家糧店,記者看到攤床上銷售的非轉基因豆油只有『九三』一個品牌,其他的均是轉基因豆油。記者詢問有沒有其他品牌的非轉基因地產豆油時,店主表示:『地產豆油的生產企業本來就不多,加上年初不少企業都不乾了,現在地產豆油好像只能看到「九三」和「北大荒」了。』
超市:非轉基因豆油品牌、數量大幅下降
與哈市部分小超市地產非轉基因豆油鮮見的情況相比,哈市一些大型連鎖超市還有貨供應,但只有一兩個品牌,且數量上僅佔豆油總數的兩成左右。
14日,記者在哈市沃爾瑪、家樂福、世紀聯華和新一百超市等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豆油專區幾乎都被轉基因豆油佔領,黑龍江地產的非轉基因豆油只有『九三』和『北大荒』兩個品牌。
記者注意到,地產豆油都在包裝上醒目地標明『非轉基因』,而轉基因產品則是用非常小的字體在商品說明中標明其『轉基因身份』,消費者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此外,凡是含有轉基因的食品,似乎都和國外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哈爾濱市場上銷售的福臨門、鴻鶴等轉基因大豆油原料均產自阿根廷和美國。
記者在現場看到,超市銷售的非轉基因大豆油的銷售價格一般在48元至55元之間,要高於轉基因大豆油十幾元錢。『雖然價格高些,但有很多市民還是只認本地貨,所以地產豆油賣得很快。但春節後品種就不太多了,我們銷售的只有幾個大廠的產品。』新一百超市的一位售貨員告訴記者。
11時許,在家樂福超市道裡新陽店內,三名市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購買『九三』非轉基因大豆油。記者看到,地產非轉基因豆油所剩無幾。『地產豆油賣得特別快,下午就得趕快補量了。目前賣的還都是春節時的存貨,以後就不知道什麼形勢了。』超市相關負責人孫穎對記者說。
沃爾瑪超市的相關負責人於玲告訴記者,以前超市轉基因與非轉基因豆油的比例一般在3:2,現在這個比例是4:1,非轉基因豆油無論是在品牌還是在數量上都大幅減少。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市民,近八成的受訪者表示買豆油要選地產的,因為本地的大豆質量好,榨出的豆油口感好。
企業:國產大豆太貴開工就賠錢只好停產
來自省大豆協會的信息顯示,目前我省共有100多家大豆加工企業,其中規模以上的有68家。從去年年末開始,這些企業幾乎全部停產了,並且停止收購大豆。現在只要一開機就賠錢,所以乾脆停產了。
一邊是市民青睞的地產非轉基因豆油買不到,另一方面卻是企業停產,到底是什麼原因?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原因很簡單,農民嫌價格低,賠本不願賣;油脂企業又嫌國儲的大豆價格太高,不願做虧本買賣。』佳木斯樺南縣一家油脂企業的負責人王力解釋道,『進口大豆價倒是低,但目前在我省暫時還買不到。大豆進口權只有少數的國有糧食企業纔有,而我省的大多數油脂加工企業都是民企,沒有大豆進口權。』這樣一來,逼得這些油脂加工企業紛紛停產。
省大豆協會秘書長吳立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口大豆的價格一路跌至今年年初的每噸2900元。受此影響,省內大豆價格也跌至每公斤3.3元左右。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去年國家先後在東北主產區對大豆實行中央儲備和國家臨時存儲收購,國儲價每公斤3.7元。但國儲收購數量有限、網點少、尤其是對質量要求高,因此豆農即使通宵達旦地排隊,多數大豆也往往因達不到要求而無法賣出,只能壓價出售。截至今年2月末,我省未出售的大豆約有360萬噸,佔總產量40.4%,為近年來最高。
專家:立法限制轉基因大豆的流入
『地方產品是我們的「招牌」,大家都要形成保護地方產業的意識,不能因為目前地方企業停產、進口轉基因大豆和豆粕的價格便宜而一哄而上購買進口大豆,那麼作為我國民族大豆加工業僅剩的一塊淨土將會徹底「失守」。』吳立強說,『前些年,我國大豆加工產業多被外資壟斷,我省作為農業大省,成為我國民族大豆加工業僅剩的一塊『淨土』。如果在我省企業停產期間,給進口大豆『進攻』的機會,那我們恐怕再想翻身都很難呢。』
吳立強說,前不久,省大豆協會的一份大豆市場調查顯示,目前在省內市場上,進口轉基因大豆油的數量已經佔到了80%左右,而且轉基因豆粕目前也開始『圍攻』我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省地產大豆因佔據地源的優勢,其蛋白質含量高、並且是純天然的非轉基因大豆。我省是大豆出口的主要供應地,對韓國、新加坡的出口量都很大。我省多個地市的大豆產品都曾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登記。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董鴻楊對記者說,在韓國的街頭,我們很少看到奔馳車和寶馬車,大都是韓國產的車,因為韓國人把民族氣節放在第一位,非常注重保護和支持民族企業。那我們黑龍江農業大省的『招牌』應該如何保護呢?我省僅僅佔據產品質量的優勢和地源的優勢,但是精細的營銷策略呢?如果我省的大豆主產區失控,那麼我國很有可能在這一領域徹底失去話語權。
省大豆協會建議,應當對進口大豆實施關稅調控、立法限制轉基因大豆流入黑龍江。
新聞鏈接
中科院專家:『基因污染』將破壞生態平衡
『基因污染到底對人體的健康是否有損害雖然目前尚無定論,但是他對環境的污染將有可能造成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張興義對記者說,國外以前也對轉基因食品做過試驗,其危害在動物的身上有所顯現,但是目前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定性仍在探討中。
轉基因大豆大都抗除草劑、抗病蟲。轉基因生物若是釋放到環境中,漂移到非轉基因大豆上,便產生雜交,對非轉基因大豆種源造成污染;如抗除草劑的基因若漂移到雜草中,萬一整合到雜草基因組中,那麼,雜草也就會抗除草劑。這樣勢必會造成原有的生態平衡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