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訊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工作。健全區域性人纔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及『港澳臺』的人纔交流合作,特別是加強與俄、日、韓的聯系,通過多種途徑為畢業生到省外境外創業發展搭建平臺。同時,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求職補貼。
登記:
在高校畢業生失業登記方面,將及時為畢業6個月以上、有就業願望、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高校畢業生憑《就業失業登記證》享受相應就業扶持政策。
服務:
通過高校畢業生省外推介等活動積極邀請省外用人單位到我省招聘高校畢業生,開闢省外就業渠道;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對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諮詢、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見習等免費服務;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職稱評定以及權益保障等方面服務。
高校畢業生如何進行失業登記?
畢業半年以上未能就業並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持學校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城市或縣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憑《就業失業登記證》享受相應就業扶持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街道勞動保障機構應免費為其提供就業服務。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城市、社區可組織其參加臨時性的社會工作、社會公益活動,或到用人單位見習,給予一定報酬。對於因患病等原因短期無法工作並確無生活來源者,由民政部門參照當地城市低保標准,給予臨時救助。
困難家庭畢業生有哪些就業援助?
經濟困難的畢業生家庭,對畢業生就業的期望更為迫切,幫助這些畢業生就業對於他們家庭的脫貧致富有重要作用。我們把開展對困難畢業生的就業援助,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一是對其進行失業登記和困難家庭情況調查,建立專門臺賬,及時為他們辦理失業登記手續,兌現各項就業扶持政策。二是免費提供就業創業服務,針對畢業生專業素質和願望,及時開展就業指導、政策諮詢、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就業見習等幫助。對零就業家庭的高校畢業生,要制定具體服務方案,實施『一對一』職業指導,采取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措施,使他們盡快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