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風建設就是抓優化發展環境
——四談『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
東北網4月24日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良的環境,是實現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我們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實現省委提出的建設『八大經濟區』和實施『十大工程』的發展目標,必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建設,出臺了不少政策,采取了不少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省的發展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從總體上看,我們的發展環境與發達省份相比還有差距。大量事實表明,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必須創建優良的發展環境;創建優良的發展環境,重在抓好作風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講,抓作風建設就是抓優化發展環境。省委在全省開展的作風建設活動,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從轉變乾部作風入手、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入手優化發展環境,以乾部作風的大轉變實現環境的大改善。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和理解加強作風建設對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通過落實作風建設活動的各項任務和措施,努力建設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重信守諾的信用環境、實乾興業的輿論環境,使我省成為開放程度高、發展機會多、社會信譽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優良省份。
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和許多深層次問題,既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我們要按照省委開展作風建設活動的部署和要求,把行政效能建設作為優化發展環境的切入點,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切實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提高行政效能。要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加強電子政務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和公共服務部門辦事公開,積極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深入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嚴格監督和規范權力運行,從制度層面上保證行政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廉潔行政和高效行政,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要加強行政績效評估工作,加快推行行政問責制,嚴格責任追究,嚴肅追究決策失誤、治理失當、政令失效行為失范等行政責任及連帶責任。當前,在少數行政工作人員中存在的拖拉梗阻、刁難勒卡、亂收亂罰、違法行政等嚴重破壞發展環境、影響和乾擾經濟發展的違法違紀現象,廣大群眾反應強烈,我們要加大查處力度,切實解決不求人辦不了事、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突出問題。典型案件要公開曝光,以儆效尤。
抓作風建設,抓住了優化發展環境的關鍵點。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優化發展環境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只要下真功夫、下狠茬子,堅持抓經常、反復抓,持之以恆、長抓不懈,廣大黨員乾部的作風就一定會有大轉變,我省的經濟發展環境就一定會有大改善,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