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4月25日訊 沐浴著明媚的春光,記者來到了素有『中國達斡爾族第一村』之稱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哈拉新村,當了一回游客。在一座敖雷一蘭塑像的下面鐫刻著『哈拉新村』四個大字,該村是1998年洪水過後,由省政協捐資重建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房屋是采用達斡爾族傳統風格與現代建築風格相結合建設的。
在達斡爾族風情園裡,達斡爾族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軍事文化、餐飲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等,讓人目不暇接。當每年的春、夏兩季舉辦達斡爾族的傳統節日『敖包會』、『庫木勒節』等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接待游客10多萬人,旅游收入佔全村總收入的40%多。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當今的旅游熱對少數民族地區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梅裡斯,達斡爾語的意思是『有冰的地方』,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素有嫩江後花園之美譽。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是198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的全國唯一的市轄達斡爾族區,達斡爾族人口有1.2萬人,是達、漢、滿、回、朝鮮等多民族聚居區,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是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所在。
近年來,梅區始終以民族文化為發展動力,大力發展民族旅游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達斡爾族風情生態園』、『龐葛拉古城遺址』、『達斡爾族文化民俗展覽館』等旅游景點。佔地4660公頃的『青松狩獵場』被命名為省級狩獵場、國家級森林公園、AA級旅游區、黑龍江省農業旅游示范景區,每年來這裡旅游的游客達20多萬人。
今年2月2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剛來梅區調研時,做出了『把握民族區這塊「金」字招牌,發揮民族區潛力,充分挖掘民族區特有的資源優勢,形成特有的旅游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指示。梅區將繼續發揮毗鄰嫩江、人文資源豐富、沿江風情獨特的地緣優勢,依托民族文化和自然原生態資源民族優勢,重點開發建設哈拉新村達族風情園、青松狩獵場森林公園、臥牛吐萬發原始生態園、臥牛吐黃花島四大景區,在傳統的民族旅游基礎上,發展民族風情游、自然原生態觀光游、休閑度假游、森林旅游、北國冰雪游等。
截至目前,已有4位客商與梅區旅游局達成意向性協議,擬投資建設青松狩獵場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