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訊 2008年10月30日,哈爾濱市香坊區一對夫妻被發現死於家中,死亡原因為煤氣中毒。第二天,死者19歲的女兒丁子恆作為該案的重大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19歲女孩毒死雙親,一時間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話題。
4月16日,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丁子恆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19歲,正處於花季般燦爛的年齡,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孩子做出了如此極端的舉動?
『就想把他們熏迷糊了,好拿錢去上網』
『我就是想把我爸媽熏迷糊了,好拿我爸兜裡的錢去上網。』2008年10月31日,丁子恆被拘留當天,她是這樣解釋作案目的的。
被拘留後,丁子恆向公安機關供述了當天的詳細情況。
2008年的10月26日17時多,我爸做好晚飯,白菜炒乾豆腐、饅頭,我看到這兩樣不愛吃就說不吃了,我爸說了我一頓,我只好去吃。到了22時許,我睡不著,想去網吧玩游戲,但我爸說過不讓我去網吧。這時突然想起吃晚飯時我爸說過一句話,你現在不吃飯還等我半夜再給你做一頓啊?我一想,做飯就得開煤氣,如果煤氣把我爸媽熏迷糊了,他們就不能管我去網吧了。於是,我趁父母熟睡時,拿走了我爸褲兜裡的3000元錢,又將廚房煤氣開關打開,並把自己的房門關上……當晚我並沒有出去,而是睡到了第二天10點多,看到父母還在『睡』,我就把家中的電話聽筒翻了過來,然後拿著錢出門去網吧玩了。
2008年10月29日18時,我回到家中,把自己的各種畢業證書以及父母的身份證取走,返回網吧繼續上網。我當時進屋後,聽見我爸我媽都在喘氣,這時煤氣熏得我也有些迷糊,我就趕緊出門了。直到31日早上,我纔從網吧回家。聽說家裡出事了,我與姥姥通了電話,隨後和姥姥去派出所,供認了自己所做的事。
『他們的管教方法讓我受不了』
在丁子恆供述的作案經過中,有很多情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讓人無法想象這是一名19歲女孩能做出來的。在公安機關對丁子恆的訊問筆錄中,記者發現了多處聽起來令人震驚而又自相矛盾的問答,但丁子恆的供述中始終都在強調著『他們對我的管教方法讓我接受不了,就因為這個我纔想把他們熏死。』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理由。
在訊問筆錄中,丁子恆多次提到讓她接受不了的家庭教育。
『父母對你怎麼樣?』
『我爸有時候不講理,對我管得挺嚴的,限制我的自由,外出都必須向他請假,不讓我上網,就讓我在家待著。他還限制我的社交,認識同學和朋友必須向他報告。平時必須乖乖聽話,不能頂嘴,否則就得挨罵。我恨我爸對我的事什麼都管,只要我頂撞他,他就一頓狂罵,以前打我,後來不打了,我受不了這些了。』
在打開煤氣以後,丁子恆還做了一件事:把電話聽筒翻了過來。
『我把聽筒翻過來後,電話就打不進來了。』2008年10月29日丁子恆再次返回家時,她的父母『閉著眼還在大口喘氣』。
『29日為什麼回家?』
『就是想回家看看他們熏沒熏死。』
『為什麼又把聽筒放好?』
『沒用了,就是再來電話,他們也沒法接了。讓他們離開人世,就再也管不了我了。』
丁子恆父母對其嚴厲甚至苛刻的管教,丁子恆的老姨也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因為丁子恆是早產兒,因此父母對她十分溺愛和嬌慣,看管也非常嚴格。丁子恆的父親只要發現孩子17時沒回家就對孩子大發雷霆,不是指責就是謾罵,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和逆反心理。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聲對不起』
通過律師記者了解到,案發後至判決前,丁子恆父母雙方的家庭對丁子恆產生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丁子恆的爺爺和奶奶聘請律師強烈要求對親孫女嚴懲,態度堅決,而丁子恆的姥姥一家人寫信給法庭,請求留她一條活路。
記者多方輾轉試圖找到丁子恆的爺爺和奶奶,但一直沒有聯系上。丁子恆的老姨哽咽地說,他們也曾試圖與丁子恆的爺爺和奶奶溝通,但他們始終都不肯接電話。『殺人償命,這個道理我們家人也理解,畢竟他們只有這一個兒子。但是,就算是把孩子槍斃了,人死也不能復活了啊,就不能給孩子留條生路嗎?也給這個家留條血脈啊!我想她爸爸媽媽也會希望給孩子一個生的機會。』
『我挺後悔的,不該一時衝動,現在感覺父母平時對我挺好的,就是他們對我說話時有點兒衝,其實都是為了我好。我挺想我姥、我姨、我爺、我奶他們的。』案發一個星期,也就是2008年11月7日公安機關對丁子恆提審時,丁子恆流露出了深深地悔過之意。
4月21日,受理丁子恆上訴案的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苗全軍前往看守所,記者通過苗律師向丁子恆詢問了幾個問題。
『你最想對親人說什麼?』
『想對爺爺奶奶說聲對不起。』
『想對同齡人說什麼?』
『不該和父母吵架,現在想父母說的也對,子女應該多理解。』
苗律師告訴記者,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丁子恆哭了。
她是家庭教育失敗的受害者
丁子恆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她的履歷中記載著:1989年出生,初中畢業以後她曾在航空服務學校就讀兩年,2007年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中,沒有參加工作。與她接觸過的親屬和老師對丁子恆的印象是『反應慢,比較木,頭腦簡單,沒有特別要好的同學,不像別的孩子心眼兒那麼多。』
曾為丁子恆做精神病司法簽定的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教授張聰沛對丁子恆印象頗深,『她是一名心理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不成熟、簡單、固執、愛衝動。』張聰沛分析說,導致丁子恆做出極端行為的禍根,一是網癮,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張聰沛分析,丁子恆患有『網絡成癮綜合癥』,俗稱為網癮。『不計後果、不管環境、不擇手段』是所有網癮青少年的通病,網癮對一個人的精神的支配和影響程度是不可忽視的。
此外,失敗的家庭教育導致丁子恆『人格偏頗』。父母的過度溺愛和嚴厲管教,讓丁子恆幾乎沒有同齡的朋友,她很少接觸外界,自我封閉,再加之受教育程度不高,她在社會生活中就是一名『社會盲和低能兒』,不懂得與他人如何相處,一旦面臨矛盾,就會采取『簡單、粗暴和劇烈的行為』。極端的教育必將產生極端的後果,這也是導致丁子恆在與父母發生爭執之後采取極端手段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
當得知丁子恆一審被判處死刑時,張聰沛不無遺憾地表示,從某種角度來說,丁子恆也是一名受害者,是畸形的、失敗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