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打破『春放秋收冬不貸』慣例 農貸突破瓶頸
2009-04-26 21:29:38 來源:人民網  作者:吳齊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6日訊 『信用社4萬元貸款可真管用,瞧我這置辦的種子、化肥,春耕可以派上用場啦!』4月20日,黑龍江黑河市四嘉子鄉農民何樹文高興地說。

  在我國的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地,多年沿襲著『春天放、秋天還、冬天不貸款』的慣例,這種農業貸款約期不合理的問題日益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

  按照以往貸款模式,黑龍江省大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貸款約期為180—240天,糧食生產貸款不能跨年度使用。同時,由於貸款約期不合理,每年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為實現經營計劃考核目標,人為技術性控制貸款形態問題比較突出,增加了操作風險。

  為解決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銀監會黑龍江監管局經過充分調研,日前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要求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按照『轉變觀念、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風險可控』原則穩步推進貸款約期改革。除了打破『春放秋收冬不貸』和貸款不跨年的傳統做法,允許傳統農業生產的小額貸款跨年度使用外,提出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農業貸款實際生產周期,借款人綜合償還能力等因素,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靈活確定農業貸款期限,宜長則長、宜短則短。

  種植業貸款允許跨年度使用,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貸款最長可約期15個月。農業遭受自然災害時,允許辦理部分或全部貸款展期。對奶牛、黃牛等養殖業貸款最長期限可放寬到3—5年。

  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行長周逢民說,打破農貸慣例,黑龍江1000多萬農民,因時間差減輕了還貸壓力和賣糧壓力,這是金融機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三農』的多樣化金融需求的創新。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