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7日訊 (記者 顧碩) 日前,佳木斯富錦市二龍山鎮龍陽村、集民村組建全省首批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入股700多農戶,實現轉移勞動力1000多人,兩村勞動力轉移年增加創收600萬元,人均增收1500元。
以前,佳木斯富錦市二龍山鎮龍陽村、集民村是有名的『窮』村,兩個村共有農戶920個,人口3611人,耕地面積64870畝,有中小馬力農機具860多臺套,機械雖多,但單機馬力小,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不高,農業生產效益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
據介紹,富錦市龍陽現代化農機專業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制經營體制,現入社股金1560萬元,其中國家財政投入1000萬機械設備股,兩村農戶以土地和資金入股410萬元,市財政場庫棚建設資金150萬元。實現了合作社農機具裝備現代化、庫棚建設標准化、經營管理企業化的經營模式。合作社目前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型農機具,其中配置美國進口385馬力拖拉機1臺,200馬力噴藥拖拉機1臺,195馬力拖拉機3臺,國產125馬力拖拉機4臺,聯合收割機9臺,配套農具29臺。合作社現有23名種田大戶以2萬畝耕地折價入股,另有以高出本地承包價10%的價格,從農民手中租賃1萬畝土地入股經營,還有委托經營耕地1萬畝。現兩村入股農戶710個,已規劃連片耕地面積4萬畝。2008年合作社對4萬畝土地全部實施了秋整地作業,並輻射周邊村屯,連片作業面積達8.6萬畝。今年,合作社將通過現化代的農機裝備,實現整地、播種、中耕、收獲全程標准化作業,在生產上實行『六統一生產模式』,即統一輪作、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或加工。同時,大力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節水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按每畝節本增效50元計算,合作社年可為農戶實現效益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