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記者 邵奇)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促發展要求,寧安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經濟社會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各項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7495萬元,同比增長11.7%;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7149萬元,同比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8948萬元,同比增長60.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53萬元,同比增長72.1%,全面實現首季開門紅。
抓增量保增長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競爭能力強的優秀企業落戶。天馬100萬噸水泥技改擴建項目總投資1.5億元,生產規模由年產水泥8萬噸擴大到100萬噸,一季度天馬水泥實現銷售收入1051萬元,同比增長419%;投資1億元的南洋塑編項目年初試生產以來,已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引進世界500強的正大集團投資1.2億元,重組建設寧安正大食品,年可加工肉雞2000萬只,已進入試生產狀態;市財政拿出3000萬元發展肉雞和生豬養殖基地,引導社會資金4億元建設養殖基地,一年的發展規模等於過去30年的總和。
挖潛力保增長
加快老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昇級,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國內市場競爭力。倍豐集團寧安化工『813工程』技改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尿素年生產能力由目前的10萬噸提高到13萬噸,一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42%;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引導企業內部挖潛增效,外部強化銷售,幫助解決流動資金,提高企業競爭力,一季度大部分規模以上企業產銷兩旺。寧安市鏡泊湖亞麻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55.6萬元,同比增長231%;聚宏高密度板廠實現銷售收入1150萬元,同比增長106%;寧安市和豐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實現1310萬元,同比增長961%。
爭項目保增長
國家出臺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後,該市成立機構,抽調精兵強將,積極開展向上爭取資金項目的謀劃和申報工作,在城鎮基礎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公檢法司、工業、社會事業等多方面,共向上申報項目75項,申報資金33.7億元,已獲批20項,資金3.5億元。僅3月份,寧安市新增加中央擴大投資項目9個,寧安市敬老中心、防護林工程、廉租房、農村沼氣、文化站、計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改擴建、人畜飲水工程和通村公路等項目資金到位7200萬元,已完成投資1577萬元。
增收入保增長
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等多項措施增加農民收入,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7499元,同比增長19%,有效增加了農民消費能力。激活家電消費,全面落實國家家電下鄉補貼政策,進一步激活農村消費品市場,全市建立家電下鄉銷售備案網點38個,一季度共銷售冰箱、彩電、洗衣機、手機等家電下鄉產品481臺,家電下鄉銷售收入實現6.59億元。增加居民收入,調整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崗和離退人員工資,人均月工資增長200元,一季度發放工資性收入和補貼7329萬元,交通費補貼231萬元。擴大就業渠道,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485個,發放再就業小額貸款200餘萬元。完善社會保障,積極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辦理工作,目前已為城鎮居民辦理醫療保險4000餘人,為城鎮居民醫療服務提供了保障。一季度,城鄉居民消費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3045萬元,同比增長21.8%。
以創新保增長
強化工作責任,堅持市級領導項目包保責任,落實20多個產業招商推進組,強力推進100個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建立市委書記、市長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機制,全市工作唯招商是舉,唯招商為大。強化金融強市,通過重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園區投資開發公司、旅游產業開發公司,利用政府可支配資源加大了融資力度,與商業銀行探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一季度共為企業和城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融資7.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