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龍海大廈『爛尾』14年 6秒鍾被夷為平地(視頻)
2009-05-05 20:3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臧偉臻 陳靜 邵奇 亓雪梅 趙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視頻:哈爾濱龍海大廈被成功爆破

哈爾濱龍海大廈爆破 圖解全過程(點擊進入)

  東北網5月5日訊 (臧偉臻 記者 陳靜 邵奇 亓雪梅 趙海 ) 5日15時30分,位於哈爾濱市中山路39號的龍海大廈被成功爆破。整棟大廈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方案,分成兩部分分別向南側及東南側坍塌,整個爆破過程歷時6秒。這座地上16層,地下兩層的建築物自1995年因資金不足停工後,至今已『爛尾』14年。


  據專家介紹,為了安全起見,爆破過程三次拉響警報。15時左右,第1次警報拉響,現場工作人員協助警戒范圍內所有車輛和人員安全有序撤離。15時20分左右,第2次警報響起,現場工作人員再次警示人們爆破即將進行。15時30分,第3次起爆警報拉響,隨後爆破工作人員開始倒計時。15時33分許,整個爆破工作成功完成。中山路阻斷交通的時間為3分鍾左右。

  負責本次爆破工程施工的來自吉林的爆破專家婁璽斌為記者講解了整個爆破過程。

  龍海大廈有16個樓層,共設置了3個爆破高度(簡稱『爆高』)。爆破采用國際通用電雷管起爆非電導爆管雷管技術。這種定向爆破技術主要起到引導坍塌方向的作用,整個樓體的坍塌是依靠其自重完成的。所以6-7層以上的樓房纔適合采取這種定向爆破的拆除方法。

  本次龍海大廈的爆破工程,從開始設計方案到今天的具體實施,前後歷時2個多月,經過反復論證及測量,考慮到該大廈處於鬧市區,坍塌位置直徑只有6-7層樓高左右,所以設置了3個爆高,分別位於大廈的1、2層,5、6層以及9、10層。按照預先設計,施工人員將整棟大廈爆破重點分為兩個部分,面向中山路的樓體,炸藥及雷管被安放在直徑為1.32米的鋼筋混凝土承重柱的南側,爆破開始後,樓體將向南側坍塌,大廈東側樓體炸藥及雷管則被安置於承重柱的東南側,爆破後本側樓體將向東南方向坍塌。

  分別位於大廈的1、2層,5、6層以及9、10層的3個爆高將按順序被引爆,三次爆破的秒差為0.5秒,整個坍塌的順序為1、2層爆破後,3、4層以上即開始因重力的作用向下塌落,整個樓體開始傾斜,隨即第2個爆高引爆,塌落的導向更加明顯,整個樓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加速倒塌。第3個爆高引爆後,最上面的6層將按照計劃,精確倒塌至預定方向。

  專家介紹,在整個樓體傾斜至35度角後,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倒塌過程,歷時將為5.8秒。爆破的倒塌面積將在現場圍牆之內,為了減少樓體觸地面後地震波的傳導,工作人員在坍塌位置周圍挖掘了相通的減震溝。爆破過程中,還會有飛石四濺,為了防止飛石帶來的傷害和損失,按照國際通用慣例,爆破的警戒距離為200米,爆破進行過程中,在這個范圍內,禁止車輛通行、人員活動,臨近住宅施工單位用蛇皮布進行遮檔處理,無法移走的車輛也加蓋了草簾。

  此次爆破工程由哈市建委、哈爾濱市治理停緩建辦公室、市公安局、安全辦等25個相關單位組成了臨時指揮部,由市建委副主任市治理停緩建辦公室主任劉清玉任總指揮。按照哈市政府要求,此次爆破工程確定了以人為本、安全爆破、確保萬無一失的總體工作目標,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指揮部周密布署居民疏散和設定警戒區域等工作,將300餘戶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帶,並由香坊區公安分局調動300餘名警力進行嚴密警戒;為使爆破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先後4次召集有關專家對爆破方案進行科學論證:提出設減震牆、挖減震溝、多打孔、少裝藥和采取秒差式爆破方式減輕震動;提出在需要的地方懸掛草簾進行防護以避免飛石傷人;為減少塵土污染,設消防車現場實施降塵工作。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