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黑龍江工程學院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發展全局,緊緊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大局確定辦學方向,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確定辦學舉措,全面加強應用型人纔培養,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一是服務發展大局,科學調整辦學理念。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要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了『立足地方,面向全國,主動服務交通、冶金等行業和區域經濟,培養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基層,具有現代科技和管理知識的應用型人纔,把黑龍江工程學院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發展,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工程技術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及『大眾化、應用型(第一線)、地方性、教學型』的辦學理念,提出了指導辦學和人纔培養的『四個發展觀』、『五種質量觀』、『工程文化教育觀』,引領了學校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向全面推進應用型人纔創新模式轉變。為適應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需要,制定了學校『十一五』規劃、《黑龍江工程學院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服務計劃》等一系列關乎學校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特別是按照建設『八大經濟區』和實施『十大工程』的要求,結合高教強省規劃,制定了《黑龍江工程學院高教強省規劃》,提出到2010年,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處在全國同類型新昇本科院校的前列,到2020年,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發展,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工程技術大學的奮斗目標。
二是優化學科設置,努力發揮專業優勢。緊密結合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按照『主乾的工科,適當的理科,必要的文科』的學科專業布局,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集中力量建設了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10個校級重點學科以及測繪工程、土木工程、車輛工程、交通運輸等4個省級重點專業和11個校級重點專業,著力培育具有應用型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學科專業群。先後四次修訂人纔培養方案,推動人纔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形成了『一條主線、兩個環節、三個層次、四個不斷線』的人纔培養模式:『一條主線』就是以專業應用能力為核心的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兩個環節』就是基礎平臺和專業模塊的有機結合;『三個層次』就是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有機銜接;『四個不斷線』就是學生從大一至大四,外語、計算機、實踐教學和職業生涯教育不間斷。
三是強化工程實踐,創新產學合作機制。把實踐教學作為人纔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加大比重,建立適應不同專業特點的多種實踐訓練模式,改革實驗教學方式和手段,大力開展工程文化教育,努力挖掘各類課程的文化功能,增加專業課的工程背景內容,開設公共藝術選修課程和創新教育系列選修課,發揮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和人文素質教育基地的作用等措施,強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持走產學結合的應用型人纔培養之路,采取頂崗實習、承擔實際生產任務等多種實習形式,以及共建實驗室、人纔培養基地的校企合作機制,積極與日本豐田公司、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澳大利亞威斯特公司等國際大公司合作,建立了汽車技術培訓中心和人纔培訓基地。通過產學結合,連續5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都達到90%以上,辦學成績也得到了《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