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石油學院加強外部合作拓展發展空間
2009-05-07 18:57: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7日訊 大慶石油學院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緊緊圍繞解決影響和制約學校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清醒認識學校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主動走出校門,努力加強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國際合作,積極拓展開放式辦學的發展空間,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學校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是破除小富即安思想,主動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打開了學校發展的外部市場。針對地處偏遠、教職工思想相對封閉保守,特別是學校整體搬遷到大慶市後,教職工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存在小富即安、滿足於現狀、缺乏應對新形勢的思維等問題,校黨委在解放思想大討論中切實加強開拓創新教育,引導黨員乾部和教職員工樹立開拓新市場、打開新局面的意識,並主動走出校門,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拓展學校發展的外部市場。通過與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實施科研合作對接,與中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石油技術經濟研究院舉行科研合作意向性洽談會,與遼河油田公司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走訪大慶油田公司各個研究院所等措施,拓寬了校企科研合作領域,在『東北新區和西部油氣勘探、提高采收率、網絡平臺建設和海外油氣技術經濟評價』、『穩產4000萬噸國家重大專項』等合作項目上取得新進展。通過走訪用人單位調研了解就業市場需求情況,參加各地方各高校舉辦的人纔招聘會,多渠道發布畢業生生源信息,加大利用網絡宣傳畢業生的力度,主動與各種人纔網建立鏈接等辦法,積極開闢新的就業增長點,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在原有的25家石油石化等大型國有企業就業基地的基礎上,成功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球冠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就業基地,使就業基地建設滲透到三資民營企業。通過依托石油石化企業建立人纔培訓基地,開展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和基層生產骨乾石油石化專業知識培訓,實施高層次人纔培訓服務計劃,走訪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等企業調研人纔培訓市場需求,拓寬了繼續教育市場,與石油企業在石油工程、提高原油采收率等專業技術培訓項目上確定了新的合作意向。

  二是擺脫單一服務石油行業的觀念,主動加強校地合作,進一步發揮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上的優勢。針對由長期行業辦學帶來的為經濟建設主戰場、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不強,片面地把學校的優勢和特色作為唯一或主要的服務面向,缺少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心理准備等問題,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引導黨員乾部擺脫單純或主要為石油行業服務的觀念,把服務面向為整個社會特別是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調整,並下大力氣調整學科專業布局,扶持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學科專業,拓展服務外包等新興學科專業,努力形成合理的學科專業架構,在保持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增強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能力。以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大慶石油學院軟件學院建設為契機,成立了以軟件學院為依托的大慶服務外包人纔培訓、實訓中心基地,服務大慶市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積極推進高教強省與高水平大學建設,發揮勘探開發、石油化工等方面科技優勢,服務大慶油田高產穩產和石化工業技術創新。開展前瞻性科學研究,發揮人文、管理科學優勢,為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慶文化建設及長遠規劃出謀劃策。發揮多學科優勢,在哈大齊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濕地資源綜合研究與利用、共建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基地與戰略聯盟、發揮計算機科學專業特長共建服務外包基地等方面,為建設『百年油田』服務。面向東北石油石化企業和大慶地方開辦外語強化培訓、石油石化類專業培訓、計算機培訓、經濟管理類培訓、電力電網技術培訓、安全檢測技術培訓、職業技術技能鑒定理論培訓等七大類的繼續工程教育項目,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35個,培訓各類技能人員2000餘人次,培訓200名石油石化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和800名石油石化企業科技人員,為油田和大慶地方經濟建設培訓人纔。

  三是樹立開放式辦學理念,主動加強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快學校發展的國際化進程。在解放思想大討論中,學校各級領導乾部充分認識到,在全球化時代,高校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堅持開放式辦學,與國外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學校發展的國際化進程。為此,學校在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拓展。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俄羅斯庫班國立技術大學等高校在師資培養、互派留學生、學術交流、教學改革、科研協作、聯合辦學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與德國、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許多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關系並簽署了學術交流協議;參加黑龍江省『科技強省』考察團,赴以色列和捷克共和國進行科技考察,與以色列科技部、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捷克農業大學進行了交流,達成了科技合作意向;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生,並開展學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蘇丹大尼羅石油公司就石油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等項目達成了協議;與美國中央俄克拉荷馬大學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議;與蘇丹PDOC石油公司在科研合作和人纔培訓合作方面進行了交流。同時,經常派專家教授到國外高校作訪問學者,派遣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擴大對外影響,加快國際化進程。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