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省農村公路、水利、能源重點項目全面展開
2009-05-14 14:34: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淥 張桂英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4日訊 為進一步加快農村發展步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公路、水利、能源等重點項目上如火如荼展開。2009年,黑龍江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有一個大的飛躍:

  公路:今年我省計劃完成農村公路18492公裡,總投資71.62億元。

  水利:從2008年9月至今年4月,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就投入資金13.4億元,新打抗旱灌溉井12104萬眼,新增蓄水能力3121萬立方米。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174.33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22.76萬畝。

  新能源:2009年全省計劃新增清潔能源用戶20萬戶,形成年開發和節約55萬噸標煤能力,建設一批高標准的農村新型能源示范戶、示范村。

  農村公路再增1.8萬公裡

  尚志市河東鄉的農村公路,終於鋪到了農民家門口。剛剛建成的一條條通鄉、通村、通屯的白色公路已經實現與國道、省道的無縫連接。村民李貴龍說,現在下雨天穿著拖鞋也能走到城裡了。而水泥路也讓河東大米擺上了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全國幾十個大城市的超市貨架。

  據省公路局局長朱金玉介紹,今年將有更多的通村、通屯路修到農民家門口。圍繞省委、省政府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部署,今年我省農村公路計劃完成18492公裡,總投資71.62億元。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在覆蓋行政村的前提下,向自然村屯延伸,農村公路做到連片成環,重點建設斷頭路,疏通瓶頸路,改造破舊路,建設經濟路、資源路、旅游路和老少邊貧路,讓最廣大的農民群眾享受到農村公路建設的成果。

  在省農村公路辦公室,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完成施工圖設計的審批工作,大規模的農村公路建設即將拉開序幕。今年我省對於農村公路建設的重點將是加強質量和資金監管。省公路局已根據省農村公路的建設區域,抽調全省技術專家組織十幾個推進組,加強對工程全過程控制,把住工程關鍵環節,同時實行工程質量終身制,對出現質量問題的依法追究責任,通報處理結果。繼續開展質量回訪工作:對已建成的農村公路項目的路面、路基、橋涵構造物和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情況開展回訪,並對管理、技術、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制定措施,認真進行整改。

  采訪中,省農村公路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總投資71.62億元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不僅讓更多的農民踏上『致富路』,同時也會極大拉動我省消費需求。據介紹,過去三年,我省農村公路完成投資231.67億元,建設農村公路59265公裡。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我省堅持最大限度地使用農民工,受益鄉鎮農民平均就業率提高8.9%,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三年來,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共使用水泥2800多萬噸,砂石17000多萬立方米。


 

  農田水利建設頻出『大手筆』

  眼下,省政府在我省西部的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綏化市北林區和雙城市進行的優質高產玉米噴灌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三個項目總投資6444萬元,可實現玉米噴灌面積5.56萬畝,未來,隨著項目建成並發揮效益,將為我省西部地區大面積開展農業節水灌溉和旱澇保收田建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2008年,中央財政對我省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補助專項資金由2007年的10億元增加到30億元,而今年還要大幅度增加。再從全省來說,據水利部門統計,僅從2008年9月至今年4月,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就投入資金13.4億元,投工985萬個,完成土石方7713萬立方米,新打抗旱灌溉井12104萬眼,新增蓄水能力3121萬立方米,修復水毀工程580處,加高加固堤防515公裡,疏浚河道338公裡,清淤渠道4977公裡,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174.33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22.76萬畝。同時水利部門還積極爭取和利用國家和省級資金對我省20處大型灌區開展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建設。今年又將渠首工程改造作為建設的重中之重,我省將投入資金6500萬元,對12處中型灌區渠首進行改造。

  如今,每年從秋收後到第二年春耕前,全省各地都紛紛開展、發動各種不同形式的工程建設。如在資金實力比較好的大慶市,從2005年開始規劃並組織實施旱澇保收田和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計投入6.5億元,通過新打農田機電井、配套噴灌設備和發電機組,新建旱澇保收田330萬畝,新增和改善水田面積33萬畝。2004年以前,大慶市糧食總產始終徘徊在40億斤左右。2006年在春旱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當地糧食總產達到51.6億斤。2008年,面對夏伏連旱,全市糧食總產量突破65億斤,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樣是缺水地區,拜泉縣則選擇了生態農業這條路。他們通過加強以小流域為主的黑土地保護工程建設,強化工程、生物和農藝措施,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實現了秋水春用,閑水忙用,一水多用。這個方法不僅解決了水對農業生產的制約瓶頸,實現農業高產、穩產,還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


 

  能源建設謀求新發展

  從今年起,我省農村能源工作將把建設大型沼氣、秸稈固化、氣化集中供氣等大項目作為工作重點,加快實現由小項目向大項目、由生活用能向生產用能、由村屯向中心村(墾區、林區和小城鎮)的轉變。2009年全省計劃新增清潔能源用戶20萬戶,新形成年開發和節約55萬噸標煤能力。具體任務目標是新建戶用沼氣池17萬個,大中型沼氣工程60處,聯戶和養殖小區沼氣項目120處;秸稈固化、氣化集中供氣項目30個,推廣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采暖3萬戶;建設沼氣服務站或網點430個;建設省級清潔能源示范村60個;啟動亞洲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和開展與芬蘭尤凱斯地區合作建設沼氣罐裝示范項目,開展農村新型能源采暖試點;推廣太陽房60萬平方米,太陽能畜禽捨120萬平方米,日光節能溫室12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10萬平方米,太陽能路燈5000盞;培訓鑒定專業技工6000人。

  據了解,去年底,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中央安排給我省總投資1.8億元的新增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由於時間緊、要求高、責任重,我省不但每個項目縣(市、區)都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建立了行政領導責任制和項目法人責任制,還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法》對設計、施工企業和主要建材采購進行公開招標,采取超常規的措施,倒排工期,力爭在6月15日之前全部完成2008年新增沼氣項目建設任務;同時,抓緊做好2009年新增沼氣項目實施前的各項准備工作,力爭早啟動、早建設。

  不僅如此,根據全省第二批新農村試點村調整情況和省政府要求推廣的20項節能減排技術,從今年起,我省農村能源建設將更加注重與新農村建設試點、農業農村節能減排、新墾區、新林區、泥草房改造等工作相銜接,注重大聯合、謀求新發展,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努力建設一批高標准的農村新型能源示范戶、示范村;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地將戶用沼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太陽房、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等適用技術組裝配套,積極開展省級清潔能源示范村建設和『秸稈不入戶、柴草不進屯』試點,加快實現農村能源建設技術集約化、效益最大化。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