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構建綜合航空網絡 今秋大慶雞西伊春支線通航
2009-05-18 07:58: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譚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按照省委、省政府切實抓好『現代交通網絡工程建設』的要求,一季度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據悉,今年我省擬安排政府投資為主的交通項目總投資488億元,約佔全省交通固定投資的81%,同比增長87%。其中民航計劃投資5億元,用於新建的大慶、雞西、伊春3個支線機場,預計今年九、十月份這3個機場全部正式通航。屆時,我省將擁有9個機場,加上正處在選址審批的撫遠、加格達奇、五大連池3個待建機場,一個基本覆蓋經濟相對發達區域的機場網絡將逐步形成,航空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格局也將由公路交通轉向公路和航空並行的立體交通時代。

  東北網5月18日訊 『終於找到北了!』在漠河機場,哈爾濱市民王文秀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想。他告訴記者,一直就想帶著家人去北極村看看,但以往從哈爾濱到漠河需要坐22個小時的火車,感覺比出省還遠。現在有了飛機,1小時20分就到了,舒適、快捷、絲毫不覺得疲憊,『找北』變得很輕松。

  漠河機場總經理單勇告訴記者,機場於去年6月通航,每天開行一班漠河至哈爾濱至北京的往返飛機。旅游旺季的時候客座率可達到80%以上,整體平均也有64%左右,這樣的數字對還處於3年培育期的新航線已經很不錯了。記者從漠河縣旅游局了解到,漠河機場的通航帶動了當地高端游客的增長,提高了對當地旅游的認知度,同時,也架起了大興安嶺與外界溝通聯系的『空中通道』。

  今年我省將建成大慶、雞西、伊春3個新支線機場,同時籌建撫遠、加格達奇、五大連池3個機場,支線機場的建設與發展奏響了我省建設立體式交通的新篇章。

  加緊籌建六個支線機場

  據了解,我省現有6個機場,分別位於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全省2008年完成運輸飛行起降5.15萬架次,同比增長16.82%;完成旅客吞吐量541.65萬人次,同比增長13.88%;完成貨郵吞吐量6.03萬噸,同比增長11.99%。其中,5個支線機場2008年共完成運輸飛行起降0.51萬架次,同比增長32.00%;完成旅客吞吐量43.13萬人次,同比增長33.27%;完成貨郵吞吐量0.16萬噸,同比增長23.11% 。到目前為止,共有23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哈爾濱機場投入運營,從哈爾濱機場始發的國內國際航線達到82條,通航國內外城市47個。哈爾濱機場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空港之一。

  今年我省將建成大慶、雞西、伊春3個新的支線機場,並籌建撫遠、加格達奇、五大連池3個機場。其中,大慶薩爾圖機場按2020年旅客吞吐量147萬人次設計,可滿足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933人次的需要;伊春機場建成後,可滿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14.2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200人次的需要;雞西機場建成後,可滿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14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200人次的需要。這3個機場預計今年可建成通航。

  同時,哈爾濱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已著手進行;牡丹江機場跑道整修工程預計2010年完工;齊齊哈爾機場跑道整修工程預計今年完成項目前期工作,2010年開工建設。

  據悉,今年我省計劃投資5億元用於民航建設,其中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1.95億元已經到位,中央專項資金1.55億元已承諾近期撥付,地方配套的1.5億元資金已全部落實。

  支線機場改變出行方式

  我省南北相距1120公裡,東西相距930公裡,地形多樣、地區差異顯著,因而發展航空運輸的優勢比較明顯。

  以往我省機場分布不均,居民出行更多地采用鐵路和公路。3座支線機場建成後,將極大地縮短當地居民出行時間,真正實現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和更舒適。

  據了解,大慶居民每年有24萬人次乘飛機出行,需首先乘汽車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往返的車費或油費、過路費加起來至少需要500元多元的費用。大慶機場建成後,機場距離大慶市區僅25公裡,前期預定航線將通往北京、沈陽、青島、大連等城市,每年出行費用可以節省上億元;雞西機場籌建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往從雞西到北京由於沒有直達火車,需要到哈爾濱或牡丹江中轉,得用上1天1夜的時間。雞西機場建成後,計劃開通經哈爾濱至北京的航班,這將大大的方便市民出行需求,拉動興凱湖旅游,同時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

  我省是旅游大省,北極村、亞布力、五大連池、鏡泊湖、興凱湖等自然景觀知名度較高,但距離較遠。旅游想做大做強,需要將分散的景點『串連』起來,這也為民航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巨大空間。支線機場的建設,將會給省內地區之間的交通出行帶來變化,乘飛機會成為省內交通的一種新選擇,我省也將初步形成方便、快捷、高效、功能齊全的省內機場布局網絡體系。

  構建三層綜合航空網絡

  6個新的支線機場全部通航後,我省將擁有12個機場。屆時,我省民航機場數量將躋身全國前5名,全省所有的地級市居民都可以在1個半小時公路交通范圍內坐上飛機。居民出行方式將有更多的選擇性,同時,機場還可以服務於林業作業、地質勘查、滅火等。

  今年初,我省確立了打造以哈爾濱機場為中心的三層航空網絡的戰略規劃。第一步,1月初開通了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至哈爾濱3條支線航線;第二步,將在我省與東北三省主要機場之間建立起第二層東北區內乾線航空網絡;第三步,在哈爾濱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等主要城市之間建立起第三層東北亞國際航線網絡。逐漸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國內重要城市,連接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歐洲、美洲主要國家的空中交通網絡。

  哈爾濱機場地處東北亞中心,是東南亞至北美航線的最佳經停點,是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的重要空中交通樞紐之一。按計劃,正在加緊建設的雞西、伊春、大慶機場將同時在今年投入使用。到2009年底,我省將形成以哈爾濱機場為核心,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大慶、雞西、伊春等為支橕的現代化航空運輸機場體系。到2010年,我省機場的航線將基本形成國際航線、國內乾線、支線航線三位一體、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綜合航線網絡。牡丹江機場等部分支線機場將與日、韓、俄、蒙古等國機場直接相連形成擴散式網絡,支線機場在國內形成支乾輪輻式結構、城市對式結構相結合的航線網絡。支線機場的加快建設將著力推動我省民航事業跨越式大發展。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