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訊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國境內段)開工儀式今天在黑龍江省漠河縣興安鎮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致辭並宣布工程開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主持開工儀式,省委書記吉炳軒、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等出席。
意義深遠 填補石油供應缺口11時40分,工程開工儀式正式舉行。王岐山副總理首先轉達了溫家寶總理對中俄原油管道工程開工的祝賀和對廣大建設者的親切慰問。王岐山說,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開工建設,是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並直接推動的重大合作成果,是實施中俄關於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長期原油貿易、貸款等一攬子合作項目協調的重要內容,標志著中俄能源全面長期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建設中俄原油管道,開闢我國從陸路進口俄羅斯原油資源的通道,實現進口資源和進口渠道的多元化,可以彌補東北地區原油產量的遞減,及時有效地填補我國石油資源供應缺口。
十年努力 促成『貸款換石油』1996年,中俄兩國領導人作出了加強油氣戰略合作、建設中俄原油管道的重大決策。經過十餘年努力,終於在今年2月17日兩國副總理級能源談判代表第三次會晤期間,中俄雙方達成了『貸款換石油』的共識。
根據中俄雙方去年10月簽署的框架協議,中國將向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分別提供15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的貸款。俄羅斯將在未來的20年內每年向中國輸出1500萬噸原油。
今年4月21日,中石油與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從斯科沃羅季諾至中俄邊境原油管道的建設與運營合同,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分別簽署了開展長期原油貿易的協議,標志著中俄原油管道項目由前期准備階段轉為正式建設階段。
挑戰施工極限 明年10月底投產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俄邊境加林達計量站,穿越黑龍江後,到達漠河,然後從漠河首站經塔河、加格達奇等地,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止於大慶末站,管道全長1030公裡,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
管道在俄方境內陸上長約63.4公裡;橫跨兩國邊境的黑龍江穿越段長1.15公裡;管道在中國境內陸上全長965公裡。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已於4月27日舉行開工儀式。根據工程建設安排,2010年10月底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將具備投產條件。
據中石油負責人介紹,中俄原油管道(中國境內段)要通過大范圍的凍土區、森林和濕地,施工難度相當大。中石油表示,要依靠技術創新,克服困難,努力把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建設成為一流工程,確保工程建成後安全平穩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