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訊 18日,中石油集團宣布: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國境內段在黑龍江省漠河縣興安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後,該管道年輸量將達1500萬噸。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國境內段是實施中俄關於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長期原油貿易、貸款等一攬子合作項目的重要內容,標志著中俄能源全面長期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總投資約80億元,起自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俄邊境加林達計量站、穿越黑龍江、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2個縣市,止於大慶末站,管道全長1030公裡,設計年輸量1500萬噸。其中,管道在中國境內陸上全長965公裡,管徑為813毫米;管道在俄國境內陸上長約63.4公裡,管徑為720毫米;橫跨兩國邊境的黑龍江穿越段長1.15公裡,管徑為813毫米,采取雙線敷設。
俄羅斯境內段已於4月27日下午兩點,在俄羅斯阿穆爾州斯科沃羅季諾市俄遠東原油管道一期工程末站,中俄原油管道零公裡處施工現場舉行了開工儀式。
早在1996年,中俄兩國領導人作出了加強油氣戰略合作、建設中俄原油管道的重大決策。今年2月,達成了『貸款換石油』的共識,4月中俄簽署了關於石油領域的政府間合作協議,中石油與俄羅斯相關企業分別簽署了原油管道建設與運營合同以及長期原油貿易協議,為中俄原油管道建設奠定了基礎。
中石油集團方面表示,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建成後,將成為中國從陸路進口俄羅斯原油的重要戰略通道,有利於我國實現資源進口多元化戰略,為國家提供長期、穩定、可靠的原油資源。據悉,目前,中俄之間的原油運輸主要依靠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