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暖暖地照在靜謐的小村中,不諳世事的孩子在自家門前玩耍……,這樣一幅閑適的生活場景圖,蘇丹丹不能享受。自從患上白血病,身體免疫力低,為防止病菌感染,蘇丹丹整日戴著口罩,躺在婆婆家的土炕上。
『每天我透過窗戶,看著蔚藍的天空,常常想象著我病好了,站在講臺上,看到了學生們的一張張可愛的小臉……』 跟記者說這番話時,淚水溢滿她的眼睛。
兩個長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宋佔東和蘇丹丹,2004年雙雙畢業於克山師范專科學校數學教育專業。當年他們選擇做支教工作,在克東縣昌盛鄉山河村學校做了支教老師。正當夫妻倆潛心投入農村基礎教育工作時,去年10月,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的妻子蘇丹丹,因多日高燒不退就診,醫院診斷她患上了『M3型急性白血病』。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會救治妻子。』每個月支教工資只有650元錢的丈夫宋佔東舉債為妻子治病。學校的老師、同學得知這一情況後,捨不得讓他們的好同事、好老師離開學校,都盡自己所能捐款為蘇老師看病,共募集了近5000元錢,希望她的病能治好,能早日回到學校的講臺上。
近日,記者來到了蘇丹丹和宋佔東的家,來到了他們支教的學校,看到了這一對艱難求生的年輕夫妻,感受著這對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仍掛念學生的教師夫婦……

今年28歲的蘇丹丹是克山縣克山鎮人,五歲喪父,一直和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在蘇丹丹的記憶中,從小到大,自己和媽媽一直在被鄰居親戚接濟中生活。在工作之前,蘇丹丹從來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因為從沒有穿過合適的鞋,蘇丹丹腳趾都長成了『佝僂』狀。2001年蘇丹丹考入了克山師范專科學校,在學校結識了現在的丈夫宋佔東。
2004年大學畢業後,兩人商量決定回家鄉當支教大學生。丈夫宋佔東的家是克東農村的,他說:『我們都是從農村考出來的,知道農村學校缺教師。』2004年一畢業,他們便攜手到宋佔東的家鄉山河村學校當了支教教師。
蘇丹丹主要擔任初中的數學教學工作。因為教師缺乏,蘇丹丹也『客串』化學、英語等學科。2006年支教兩年之後,夫妻倆又再一次繼續簽約6年,一直作為支教教師工作著。

疾病侵襲 擊碎幸福
這對志同道合的小夫妻婚後就有了一個女兒,生活不富裕但也很快樂。蘇丹丹從小營養不良,身體一直虛弱,經常患感冒,但她從沒有因身體不好,耽誤過學生們課程。『蘇老師非常敬業,有的時候一邊打點滴,一邊給學生們批改作業。』山河學校的翟校長說。這兩年,在蘇丹丹的細心教育下,每年山河學校都有十多名同學考入縣裡的重點高中。2006年,蘇丹丹又開始帶畢業班。她經常跟學生們一起復習到很晚,夫妻倆也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心得,希望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全部教給村裡的孩子們。然而,這樣平靜幸福的生活,美好的願望,都瞬間被『白血病』的診斷給擊碎了。
去年5月份以來,蘇丹丹就一直感覺到疲憊,有時靜點半個月纔能退燒。慢慢地,蘇丹丹牙齒幾乎全部脫落。3個月之後,蘇丹丹發現身上有出血的紫色斑點,並伴有尿血等癥狀,後來又突然高燒不退。輾轉求醫後,宋佔東背著虛弱的蘇丹丹到省城求醫,最後診斷為『M3型急性白血病』。
宋佔東說,得知妻子是白血病時,腦袋嗡的一下,天旋地轉。『當時,我沒有告訴丹丹實情,她纔20多歲呀,我怕她承受不了。一想到我可愛的女兒,年邁的父母,還有那些盼望我們早點回去的學生,我的心就像被攪碎了一樣疼。』
得知蘇丹丹老師患病的消息之後,山河學校的全體師生都想為這對支教夫妻伸出援助之手,為其捐款治病,到目前捐款已近5000元。
蘇丹丹所帶班的同學們知道老師得了白血病之後,不少孩子都哭了。班長郝秀秀告訴記者,我們特別喜歡蘇老師,她是我們這個學校最好的老師之一。郭保峰同學說,蘇老師對同學們特別有耐心,有一次一位同學腳崴了,落了幾節課,老師那幾天身體也不舒服,可是老師還堅持每天到那個同學家給他補課。
在班長郝秀秀的帶領下,班上三十多名學生,連夜為蘇老師疊了一千多只紙鶴,送到了蘇老師的床前。記者看到,蘇丹丹身邊的幾只玻璃杯中,裝滿了五顏六色的紙鶴。有不少紙鶴的翅膀上,還寫滿祝福老師早日康復的話語。『我看到這些紙鶴,就像看到了學生們的一張張笑臉,也給了我戰勝病魔的力量和勇氣。』蘇丹丹笑著說。
記者看到,在她炕頭的小課桌上有幾幅蘇丹丹畫給女兒的畫。她希望自己能健康地看著女兒健康成長,沒有貧窮,沒有病魔的侵擾。
不離不棄 舉債救妻
蘇丹丹是在從特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之後,纔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她知道這種病的治療費用對於他們這對支教老師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她幾次都想放棄治療。但是丈夫宋佔東一直給與她最堅強的臂膀。『佔東告訴我,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會放棄治療。』
宋佔東和蘇丹丹在農村支教,每月工資只有650元。兩人支教獲得的安家費還完讀書時所欠的債務之外,已所剩無幾。宋佔東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靠種三十多畝地生活。蘇丹丹的媽媽是城鎮低保戶,每月只有百十元的低保費。面對這對遭遇困難的小夫妻,雙方老人都無能為力。為了給心愛的妻子治病,宋佔東開始四處求借,甚至是借『高利貸』。到現在,他們已經花掉了7萬多元。
記者在宋家看到,宋佔東父母的房子年久失修,房子的東側用三根木頭支橕著,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兒子結婚時買的一臺彩電。
為了給兒媳婦創造一個好的休息環境,宋佔東父母擠住到不足7平方米,僅有一鋪土炕的『偏廈子』中。宋家雖清貧,但十分乾淨整潔,離蘇丹丹躺著的土炕不遠,擺放著一張小課桌,課桌上面堆滿了字典、初中數學練習冊等,她有力氣的時候,還經常起來做做數學題,看看教案,她怕一旦自己病好了,上了講臺知識生疏了。
為了給蘇丹丹補充營養,拮據的宋佔東只能每周到集市上買一些骨頭,給妻子熬湯喝。而他和年邁的父母,只能吃自家地裡剛剛冒頭兒的大蔥蘸大醬。『我四歲的孫女可聰明了,孩子她媽病好了,這個家纔算完整呀。』蘇丹丹的婆婆一臉愁雲地說。
這幾天,宋佔東又東挪西借地湊了三四千元,要背著妻子到省城哈爾濱進行又一次化療療程。『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會放棄給妻子治病的。』宋佔東堅定地說。
依靠在丈夫的臂膀上,聽著丈夫吟著詩,讀著散文,病魔纏身的蘇老師也只有這一刻,纔能忘卻了身體上的痛。這也是當丈夫每天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