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在全國開先河的建設街獻血小屋。
東北網5月19日訊 在全國開先河的哈市建設街獻血小屋,如今已消失了八個月。當年規劃的五個獻血小屋,在使用的只有兩個。
全國第一個獻血小屋——哈爾濱市建設街獻血小屋於2004年建成之後,引導哈爾濱市民認識並開始自願無償獻血。到2008年9月,因建設街改造『臨時關閉』前,它已經成為哈爾濱市民獻血的主要場所,采血量佔全市總量的1/3。但如今,改造工程早已完畢,獻血小屋仍一直沒有合適的安身之處。
小屋落身何處起爭議
建設街獻血小屋原來緊挨大世界商城,又面向西大直街,既方便人們獻血,又能引起人們注意。去年9月,建設街改造臨時關閉。但改造完工至今,小屋既不能回到原位,又一直沒有合適的位置。
據了解,小屋不能遷回原位置,是因為改造後的建設街和以前有別。『獻血小屋本身是臨時建築,要根據城市規劃和管理要求而設置。秋林商圈改造後,小屋原位置已阻擋防火通道。所以,我們經過研究,建議把小屋放在頤園街路口位置,那裡人流大也方便獻血。』哈爾濱市城市綜合整治辦公室副主任金生說。
『如果不能放在原位,我們提出放在緊挨南極冷飲廳位置,不但不影響整體景觀,而且還可以把露出在牆壁上的礙眼空調遮住,增加美觀效果。如果城管部門認為我們的小屋與周邊環境不協調,我們可以按其要求重新做一個,既和諧又不妨礙防火通道,並成為新景觀。』哈爾濱市獻血辦公室副主任王軍說。對城管部門提出的位置,王軍認為不合適。他說:『我們在省博物館設有一臺流動獻血車,那個位置正好與其隔街相望,如果把小屋設在那裡,不能起到吸引建設街人流和宣傳的作用,既減少采血量又浪費。』
對於小屋位置問題,哈爾濱市城管部門也提出其他位置,如哈爾濱電影院門前、大世界商城裡面等位置,但獻血部門始終都不同意。
『放在大世界裡面怎麼宣傳?如何吸引人們進入?至於放在哈爾濱電影院門前,我們願意,那裡是一個合適位置,但城管部門始終沒有同意,認為難以協調商家。』王軍說。王軍認為,設置獻血小屋是有條件的,如果設置不當,就起不到應有作用。
在爭議中,8個月過去了。對此,哈爾濱自願獻血者組織負責人王曉明感嘆:建設街小屋要等到什麼時候纔能開門?
小屋建設一波三折
建設街獻血小屋的波折只是哈爾濱建設獻血小屋艱難的一個縮影。2003年,哈爾濱市開始規劃建設獻血小屋,規劃建設5個小屋,分別建在中央大街、建設街、哈爾濱火車站、服裝城和樂松廣場,同時輔以3臺流動獻血車。2004年在建設街建起全國第一個,當時在全國引起轟動。之後,第二個獻血小屋遲遲沒有安身之處,主要是商業利益和公益事業之間的矛盾所致。服裝城小屋直到2008年纔在各方面呼吁並乾預下建成。隨後,樂松廣場獻血小屋也在當年建成。目前哈爾濱火車站需改造完再設置小屋,中央大街至今也沒有落地之處。
由於公益事業和商業利益矛盾,致使獻血小屋建設遲緩。為此,在2007年末,哈爾濱市召集城管、規劃、衛生等相關部門開會,研究落實了獻血小屋建設場地。會議要求,凡是不能建設獻血小屋的地方,商業設施一概不得建設。
記者在中央大街看到,獻血部門認為合適設獻血小屋的西八道街位置,今年初的冬天是賣俄羅斯貨物的小屋,夏天是啤酒廣場。同時,在中央大街輔街上的大型廣告屏幕、舞臺也赫然而立。
對此,中央大街管理處負責人孫蕊說,西八道街的啤酒廣場市政府規劃部門早已規劃設立的,而冬季小屋是冬季冰雪展期間芬蘭聖誕小屋臨時辦公場所,用完之後就臨時他用,冬季結束就拆除。其他一些如大廣告屏幕、舞臺等都是早已存在的,目前無法改變。
一直負責小屋建設的王軍感嘆,偌大的中央大街,怎麼就容不下一個獻血小屋呢?
位置有那麼重要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人對獻血部門對獻血小屋及其位置斤斤計較不理解,認為太挑剔。
對此,王軍說:『哈爾濱市冬季太冷,獻血車空間、面積狹小,而且人流不斷,車內難以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環境。同時,狹小的空間擠滿等待的獻血者,空氣也差,對獻血者健康不利。』
對於獻血小屋建設的迫切性,王軍說這是自願無償獻血發展階段的要求。他介紹,國際上無償獻血發展經歷了從有償獻血、行政計劃性無償獻血到自願無償獻血的過程,而獻血場所也是經歷了相適應的過程,即從流動獻血車為主、臨時獻血場所為主到以固定獻血場所為主的變遷。目前,哈爾濱市處於以臨時場所為主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吸引、方便人們獻血的階段,因此,小屋不但重要,而且位置的選擇很關鍵,須選在繁華的鬧市區。一是通過美觀、奪目的獻血小屋吸引人們關注,引發人們從即時獻血到有規律地獻血;二是鬧市區的宣傳影響廣泛且深遠,人們既能了解無償獻血拯救生命理念,又能看到身邊人的行動,親身感受並體驗到獻血的價值和高尚。
對於獻血小屋的價值,王軍說,從建設街獻血小屋的4年發展就可知道,建設街小屋建起當年,哈爾濱市就告別了『血荒』,至今,全市臨床用血全部來自街頭自願無償獻血。目前,全市臨床用血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今年用血將達到40噸。如果沒有一個相適應的獻血環境,如何采集如此大量的血液?
對於獻血小屋的問題,一位社會學者認為,無償獻血體現一個城市文明的程度,因此,城市公益事業建設要與此相協調,城市管理者更應千方百計地支持其發展,不要讓人們火熱的獻血熱情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