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生態』產業帶
2009-05-23 10:06:5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劉述波 王方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訊

  牡丹江,鏡泊飛瀑、林海雪原……

  當『哈牡綏東行』記者走進這座名聞遐邇的城市時,同時得知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質量也在優化提昇。

  於是,在這座被青山碧水環抱的城市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話題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痛定思痛,『小循環』昇級『大循環』

  曾幾何時,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這個城市困惑和傷心,尤其是沙蘭鎮泥石流災害、牡丹江水櫛霉污染事件等一個個慘痛的教訓,給每一個牡丹江人留下了難以釋懷的印記。

  痛定思痛。『如何讓青山秀水在北大荒永恆,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生態企業,將和諧理念貫穿於企業生產的全過程,通過廢物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等手段,最終實現牡丹江區域內污染的「零排放」,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成為牡丹江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重點研究的課題。4月末,在哈市代表團赴牡丹江考察時,牡丹江市委書記徐廣國介紹說,牡丹江市最大的資源是生態,保護好生態環境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牡丹江市提出要實現經濟社會追趕型、跨越式發展,但決不要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

  著眼於可持續發展,牡丹江市正努力把企業之間的『小循環』提昇到產業之間的『大循環』。在牡丹江對俄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看到花園式的廠房與濕地公園相映成趣,高聳的煙囪飄出幾縷白煙。記者在造紙工業園區考察一圈後,沒有看到一個廢水排污口。對此,開發區黨群工作部隋麗君告訴記者,這一切都得益於該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做法。

  在這一過程中,牡丹江對俄經濟技術開發區被批准為我國13個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之一,成為黑龍江省唯一躋身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2007年,牡丹江市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循環經濟正為牡丹江市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5條產業鏈多重『循環』生產

  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載體,循環經濟就是要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目前這已成為牡丹江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一個重要課題。依據自身的資源優勢,當地形成了煤化工產業鏈、造紙產業鏈、無機硅材料產業鏈、廢渣資源化產業鏈、農林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等五大主導產業鏈,它們之間還相互循環。

  其中,廢渣資源化產業鏈與煤化工產業鏈,就因為『中遠集團』粉煤灰磚項目而形成一種『雙循環』。『粉煤灰磚』摻粉煤灰量40%,摻渣量15%以上,不僅緩解當地發電廠儲灰難題,還為牡丹江市『煤基』聚氯乙烯、醋酸乙烯的迅速發展提供可靠的環保支橕。同時,開發區內農林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上的『東北化工』、『東北高新』等企業,也基本形成利用燒鹼延續生產普通草酸、草酸二乙酯、精制草酸等高附加值產品,並且還衍生出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樹脂等系列產品。在造紙產業鏈當中,『恆豐紙業』排出的廢水供給紙箱廠,形成一水梯級多次循環利用,這條造紙生產鏈根據紙制品的高、中、低檔和產品質量不同,按照上游企業廢水直接供下游企業生產使用原則,對開發區內企業進行排列組合,實現造紙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造紙用水總量卻不增加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這個循環意味著造紙量再增加50萬噸,而用水總量不再增加。

  原木剩餘物加工出『鳥巢』指定用品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產業可持續發展。

  穿行於牡綏東大地,和諧共榮永續發展的運行軌跡給記者留下更多深刻的記憶。

  進入新世紀,牡丹江在確定兩岸繁榮的過程中,把新開發的江南規劃為文化、電子信息產業區。如今,這裡學校、文化設施等正在不斷地聳立起來,工廠也在開始建設,但其中沒有一座冒出黑煙的污染企業,建成的都是生產鐳射鍵盤廠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地處邊陲的東寧縣,記者時常能看到運送鋸末子的車輛。詢問之後,纔知道這種木材加工廢棄物在這裡已成為一種有效資源。當地利用過去的『白色污染』———鋸末子,生出『黑色寶貝』———黑木耳,實現了木材廢棄物—黑木耳—飼料、肥料、能源的有機轉變,形成了良性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綠色產業』。

  林業大縣———穆棱市的300多家木制品企業中,有許多都在生產以原木剩餘物為基礎的合成木制品。其中一家當地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對傳統的刨花板進行改進,生產出物美價廉的UV淋漆裝飾面板,被北京奧運會選中,用於『鳥巢』主講臺、新聞媒體席及運動員公寓。悉達木業則以木制牙簽為原料,生產出形象逼真的歐美經典建築等100餘種工藝品。去年,這個市建立起展館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遠東木業博物館,在展示北方林業特色、發展歷程的同時,珍藏了多個品種的林木及森林動物樣本300餘種,成為向世人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課堂。

  海林市新合村是遠近聞名的朝鮮族特色文化村,人們來到這裡,獨具特色的餐飲文化、發達的村級經濟讓人耳目一新,村前風清氣爽的濕地公園,更讓人心曠神怡。村民高一波告訴記者,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富了起來,他們也要把這個好光景留給子孫。該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村前的海浪河畔建起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的濕地公園,成為海林的一個『空氣清新器』和一道亮麗風景。

  有關專家稱,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將是一個和諧共贏的新興經濟帶。按照規劃,以維護生態,保護環境為根本,突出中心城市和重點園區的服務功能與人居功能建設,強化生態環境建設,是其建設的一個重要指針。牡丹江近年來的成功做法,對於隆高這個對俄合作新平臺有著重要的標本意義。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