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8年5月12日,一個被中國人永遠銘記在心的日子。如今,災難帶來的傷痛已經被如火如荼的家園重建所淹沒。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中,為宣傳黑龍江省援建劍閣一周年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東北網記者重返劍閣縣進行系列采訪。
東北網5月24日訊 題:黑龍江省援建劍閣一周年先進事跡報道之三:訪援建劍閣支教隊教師:讓理想在龍江、劍閣兩地放飛
東北網記者顧碩
白色的鮮花悼念不幸罹難的同胞,面對廢墟,面對殘垣,15名第二批支教隊員鞠躬,深深的緬懷所有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同胞。直面慘淡的現實,沈痛的每一幕沒有動搖每一位支教隊員支援建設四川的心,相反更加堅定了他們不遺餘力為劍閣奉獻的信念。
在與一位當地村民的交談中得知,他的全家是全村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支教隊員們倍感欣慰,紛紛勸慰他,活著就是最大的財富,並祝福他及全家生活快樂。
龍江支教隊攜帶全體黑龍江人民對劍閣人民的關懷不遠千山萬水來到劍閣職中,並迅速融入到職中師生的工作與生活。每周一的昇旗儀式、每星期的全體教師會議……支教隊員的人影無處不在。
支教隊裡的宣傳委員——高輝
支教格言:為災區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做災區學子前途的一盞明燈。
初見高輝,熱情、爽朗、善談給采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2月12日,元宵佳節剛過,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的高輝老師放下行禮,還來不及適應這裡的生活與環境,便一頭紮進了劍閣職中的專業課教學工作中。
![]() |
高輝老師傳授學生計算機知識 |
在教學過程中,高輝老師講究教學方法。他針對學生基礎好壞與接受能力的強弱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來確保教學效果,恨不得把自己所知所會向學生傾囊相授。
在學校春季招生工作中,高輝老師被派到距離學校最遠的元山鎮招生,在招生工作中,他做到了大力宣傳,給學生介紹職中的優勢所在,最終在元山中學超額完成招生任務。
作為支教團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高輝老師搜集支教教師的先進事跡,挖掘亮點。為了豐富全校師生的業餘生活,高輝老師組織了全校球類運動會,認真做好每場比賽的組織工作,全程給參賽隊員助威和服務,成為了運動場上的幕後英雄。
每每提起這些,高輝老師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盡自己的所能為災區的教育事業出一點微薄之力,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采訪高輝老師的時間很短暫,急於給學生們上課的他匆匆向記者團揮手告別。遠處,高輝老師瘦小的身驅消失在我們面前,隨後傳來的便是課堂內朗朗的讀書聲……
支教隊裡年齡最大的教師——周國忠
支教格言:既然成為劍閣職中的一員,就要做到一個老師應盡的職責。
『自5.12汶川地震發生後,每次看到電視的報道,我都為之心痛,多麼渴望能走到抗震救災的前沿,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采訪中,周國忠老師的話語中帶著哽咽。
![]() |
周國忠老師在實驗室親自輔導 |
2009年2月,周國忠老師克服了身體不適等多種因素,積極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劍閣職中的教學工作中,成為支教隊中年齡最大的老師。在學校裡,他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和愛戴。在支教隊中,他更是以一名老大哥的身份照顧著支教隊裡的每一個人。
在劍閣職中,周國忠老師擔任《電工電子》《電力拖動》專業課教學任務。面對災區的孩子們,教學經驗豐富的他從未有過一絲懈怠。認真備課、編寫教案、耐心輔導學生,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對待學生,他總是耐心指導,手把手地傳授技能。
周國忠老師在完成緊張的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起劍閣職中實驗室建設任務。他本著『實用、速效、經濟』的原則來考慮問題,積極地為實驗室的建設出謀劃策。目前,劍閣職中實驗室正在逐步實施建設中。
用劍閣職中校長賈建平話的來說:『感謝黑龍江省選派了這樣具有素質高、高技能、專業理論知識強的教師到我校支教工作。』
『我會把全部精力和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因為我早己融入到了劍閣職中,成為劍閣職中的一員。』面對眼前這位慈祥的老師,魏薇筆下的《我的老師》形象又一次浮現在腦海……
支教隊裡唯一的女教師——劉宇
支教格言:師生的情誼是無價的,我要以母親般的關愛去溫暖災區的學生。
『支教工作非常艱苦,不能換一個男老師嗎?……我馬上說,我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保證完成支教任務,雖然我是女教師,但是我巾幗不讓須眉,請領導放心。』回想當時申請到劍閣支教的情景,劉宇老師仍記憶猶新。
就這樣,劉宇老師帶著領導的信任與期望、家人的囑托與牽掛踏上了支教的征程.,成為支教隊裡唯一的女教師。
![]() |
劉宇老師在給學生上課 |
在劍閣職,劉宇老師擔任旅服專業課教學任務。教學中,劉宇老師有著自己的一套辦法。精彩的授課,親近的話語、和藹的眼神博得了學生的喜歡。每節課,她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給予鼓勵和贊揚。『非常好、真聰明、字寫的很漂亮、作業寫的很認真……』都是劉宇常誇學生的話語。
![]() |
劉宇老師在給學生做禮儀示范 |
『這裡的孩子是那麼的淳朴、善良、一塵不染,我必須竭盡全力把我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這裡的學生,讓他們走出山裡,了解山外的世界。』
劉宇老師捨棄對自己孩子的關心與照顧,把母愛給了劍閣職中的孩子們。她經常與學生們一起學、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悲傷。『劉宇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我們都很愛她。』學生們對她的肯定就是她最大的收獲。
讓理想在龍江、劍閣兩地放飛
教師的工作不只是艱辛的事業,更是充滿無限快樂和幸福的事業。教師的歡樂來自於教育的過程,面對災區學生們的進步,支教隊的老師是驕傲的、也是自豪的。因為這是他們教育生涯中一道最亮麗的色彩。
支教隊的老師們正在把理想在龍江、劍閣兩地放飛。讓災區的學生們在靈魂的深處感受到:『老師,遇見您,真好。』
![]() |
第二批支教隊的老師集體合影 (資料片) |